解二次方程

在开平方的过程中,曾经出现像第 84 页下图中黑线部分那样的图形, 其中 2×EF 称定法。开平方在求得 AE 以后,其次几步在于从曲尺形 EBCDGF 的已知面积求得 EB。现在把□DF 移到□CH,那么依出入相补原理,□BH 面积已知,此外□BH 的两边 EH 和 EB 的差就是定法 2×EF,也有已知数值。因

而求 EB 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下面的问题:

  1. 已知一长方形(□BH)的面积、长阔差,求长阔。

反过来,这一问题的解法,可依开平方中第二步以下的方法求得,称为“开带从平方”。这在《九章》以来是用下面的语句来表达的:

  1. “以‘长方形面积’为实,‘长阔差’为从法,开方除之,得‘阔’”。以上“从法”一名,当来自开平方过程

解二次方程 - 图1中的“定法”,“开方”一词也说明了它的来历。

下面的例取自《九章》,见右图。图中ABCD 是一方城,出北门北行若干步到 G 有木,出南门南行若干步到 F 再西行若干步到H,恰可望见木 G,问题是求方城每边的长。据《刘注》的方法是依出入相补原理得

□EJ=2□EG=2□KG=2×北步×西步。

□EJ 的长阔差是“南步+北步”,所以解法是以“2×北步×西步”为实, 以“南步+北步”为从法,开平方除之,得 EI,也就是方城边长。

不仅应用开平方法可得问题(A)的数值解,而且应用出入相补原理, 还可以求得解答的精确表达式。如果以长方形的阔作为勾,长作为股,那么问题(A)相当于:

  1. 已知勾股积、勾股差,求勾、股。

解二次方程 - 图2为此考赵爽残图如附图。图中大小两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勾股和、勾股差,所以得

勾股和 2=4×勾股积+勾股差 2。

由此得勾股和,因而得勾和股。同样也可从勾股和、勾股积求得勾和股,这一方法可以参阅《勾股说》的末一命题。

宋元时期明确引入了未知数的概念。如果以 X(当时称为天元一)表长方形阔,那么问题(A)相当于解一个二次方程

x2+ax=b,

其中 a 相当于从法,b 相当于实。所以在古代实质上已经给出了这一形式二次方程(a,b 都是正数)的近似解和精确解,前者在宋元时期发展为求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后者虽文献散佚不可查考,但是据唐初王孝通的著作以及史书关于祖冲之的引述看来,不能排除我国曾经对三次方程用几何方法求得精确表达式的可能性。①

在其他各国,公元九世纪的时候,阿拉伯数学家花刺子模(约 780—约850)的代数学名著中列举了各种类型二次方程的精确解法,它的方法是几何的,它的精神实质和出入相补原理颇相类似。公元十六世纪,意大利数学

① 参阅钱宝琮:《中国数学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62 页。

家关于三次方程的解法,也完全是几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