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选育和饲养管理技术

据近代遗传学的研究,中国家猪的体质外貌、胴体品质、生长速度(平均日增重)的遗传力都比较高。在猪的育种工作中,对遗传力比较高的性状, 通过选育,可以比较容易地收到预期的效果。

汉代在猪的选育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也相当成熟。《史记·日者列传》记载:“留长孺以相彘立名。”《齐民要术》引“留长孺相彘法”说:“母猪取短喙无柔毛者良。喙长则牙多,一厢三牙以上,则不烦畜,为难肥故。有柔毛者焰治难净也。”这说明当时已经认识到外形是体质的外部表现,能反映猪的生理机能的特点和生产性能。因此,据以选留种猪,对于汉代猪种质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关于汉代猪种的优良品质,可以从现代出土的古代文物中得到证实。

根据华南汉墓出土的汉代青瓦猪的外型来看,汉代华南小耳型猪(属华南猪类型)头短宽,耳小直立,颈短阔,背腰宽广,臀部和大腿发育极其良好,四肢短小,鬃毛柔细,品质优良。这种优美的体态,说明中国古代猪种很早就具有早熟、易肥、发育快、肉质好的特性。

根据华北汉墓出土的汉代青瓦母猪和仔猪的外型来看,应属于华北猪类型中的大耳型猪,它们的体态是:头部长而直,耳大下垂,体型比较大。又由出土的母猪俑所表现出的十分发育的乳房和仔猪丰肥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一猪种的优良素质。

在历代劳动人民的精心选育下,中国各地曾培育出不少优良猪种。据西晋张华《博物志》中所载:“猪,天下畜之而各有不同:生青、衮、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梁、雍者足短;生辽东者头白;生豫州者喙短; 生江南者耳小,谓之‘江猪’;生岭南者白而极肥。”可见早在公元三世纪, 我国各地已经有了不少名贵猪种。

中国猪种向以早熟、易肥、耐粗饲和肉质好、繁殖力强著称于世,汉、唐以来,广为欧亚各地人民所称赞。当时大秦国(罗马帝国)的本地猪种生长慢、晚熟、肉质差,因此他们特别注意早熟、易肥的中国猪,千方百计地引入中国华南猪以改良他们本地的猪种,育成了罗马猪。罗马猪对于近代西方著名猪种的育成起过很大作用。

英国在公元十八世纪初,引入中国的广东猪种。到十八世纪后期,英国本地种猪已渐绝迹,代之以具有中国猪血统的猪种了。例如,大约克夏猪, 又名英国大白猪,是英国最著名的腌肉用猪。这种猪就是用中国华南猪和英国约克夏地方的本地猪杂交改良而成的。1818 年这种猪曾被称为“大中国种猪”,以示不忘根本。英

国的巴克夏猪和中国猪的血缘关系最深。美国的波中猪也具有中国猪的血统。白色折斯特猪是在 1817 年用中国华南白色猪改良育成的。现今世界上

许多著名猪种几乎都含有中国猪的血统。由此可见我们祖国的猪种素质多么优良,对世界养猪业作出过贡献。正如达尔文说的:“中国猪在改进欧洲品种中,具有高度的价值。”

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养猪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合乎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如在仔猪培育方面,我国早在公元六世纪南北朝时期以前,就有了仔猪的补料办法,并采用了补饲栏,以营养丰富的饲料喂饲幼猪。例如《齐民要术》记载说:“供食豚,乳下者佳,简取别饲之。愁其不肥,共母同圈,粟豆难足,宜埋车轮为食场,散粟豆于内。小豚足食,出入自由,则肥速。”在这样的培育条件下,大大提高了猪的早熟和易肥的优良性能。

对冬天分娩产下的初生仔猪的护理技术,早在公元六世纪南北朝时期, 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初生仔猪的死亡率。《齐民要术》提出的小猪防寒护理方法是:“⋯⋯十一、十二月生者,一宿蒸之。蒸法, 索笼盛豚,着甑中,微火蒸之,汗出便罢。豚不蒸则脑冻不合,出旬便死。所以然者,豚性脑少,寒盛则不能自暖,故须暖气助之。”上述论证是相当科学的。初生仔猪大脑皮层发育不全(“豚性脑少”),调节体温机能不完善,受寒可使新生仔猎体温发生不可逆的降低(“寒盛不能自暖”)。冬天产下的仔猪,体温急剧下降,需要几天才能恢复正常。受寒的仔猪,行动迟缓,被母猪压死的危险性要大些。同时受寒也是使仔猪得病死亡的一个诱因。因此,对初生仔猪作好保温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齐民要术》关于新生的仔猪的特点、死亡原因和采取补救措施的科学总结,对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有实际意义。

《齐民要术》还提出“圈不厌小,圈小则肥疾”。《三农纪》说:“若养数猪,饲须下少。豢人持糟工圈外,每一槽着糟□勺,轮而复始,今极饱。若剩槽,复加麸糠,散于槽上,令食极净方止。善豢者六十日而肥。”明代

《农政全书》记载说:“猪多,总设一大圈,细分为小圈,每小圈止容一猪, 使不得闹转,则易长也。”在肥猪法上,“用贯仲三斤,苍术四两,黄豆一斗,芝麻一升,各炒熟,共为末,饵之,十二日则肥。”

以上这些我国古代养猪技术的科学总结,即使在现代的养猪生产中,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另外值得提一下的是,我国很早就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办法,用粗饲料堆制发酵饲料。《王祯农书》中特别提倡用发酵饲料喂猪,他总结的经验是: 把割下的马齿苋切碎,加米泔水和糟等发酵。经发酵后的饲料,不仅能杀死病菌,使植物纤维变软,并且产生酸味和香味,刺激猪的食欲,帮助消化, 增进食量,提高饲料营养价值。这是一种很科学的饲料调制法,至今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