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和色散

光从空气中进入透明的物质,会发生折射现象,这个事实人们很早就已经发现了。例如,我们把筷子斜插到水中,就会看到筷子好像折断似的,就是由于光的折射的缘故。由于我国古代没有应用玻璃,对于透镜的知识比较差。但是具有聪明才智的我国古代人民,通过特殊的方法,还是认识到凸透镜的聚焦现象。一千多年前晋代的张华著的《博物志》一书中说:“削冰命

光的折射和色散 - 图1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可以说是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冰见到了热会融化,但是古人把它制成凸透镜,利用聚焦,来取得火。这看起来是不可思 议的,但是事实上是可能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对凸透镜的聚焦已经有充分的认识,而这认识的得来是要

经过多次反覆实验,付出很大代价的。

彩虹,长期以来人们写下了大量优雅的诗句来赞美它。对于彩虹的成因,我国古代也早有所探讨。大约一千五百年前,唐初的孔颖达(574—648) 就提出了“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段描述是很深刻的,这说明了虹产生的条件是薄云、日照和雨滴,表明了虹是日光照射雨滴所产生的自然现像。八世纪中叶,张志和(约 730—约 810)还进行了人工造虹的试验。

他背向太阳喷出小水珠,就观察到了类似虹霓的情景,这就证实了虹的产生是阳光通过水滴的结果。他并且指出,要看到虹必须“背日”,如果面对太阳就看不到。沈括在去我国北方契丹的途中,亲自实地考察了虹,也说明了对着太阳看不到虹,只有背向太阳才能观察到彩虹。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一中记这件事的时候,还引述了当时精于历数的孙彦先的话:“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来解释虹的成因。南宋的朱熹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也提出过“虹非能止雨也,而雨气至是已薄,亦是日色散射雨气”的话,说虹往往出现在雨过初晴的时候,并不是虹能止雨,而是这时雨气已经很薄,日光散射雨气的结果。孙彦先、沈括、朱熹等用“雨中日影”、“日色散射雨气”等来解释虹的成因,就成虹的具体过程来说,是不精确甚至是错误的,因为现在知道是日光在雨滴中经过两次折射和一次(或二次)全反射产生色散的结果,但是在当时条件下,能对虹的成因提出这样的解释,是有可取之处的。

宋代的时候,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还明了早晨和傍晚的红霞是由于太阳斜照的结果。当时有人用“斜日明霞,残虹分雨”的诗句,生动而精炼地描述产生明霞和彩虹的天空环境条件。

在认识水滴能产生五颜六色的彩虹的同时,我国至迟在公元十世纪,就发现了天然的透明晶体经日光照射以后也会出现五色光,因而把这种天然透明晶体叫做“五光石”或“放光石”。后来人们认识到透明晶体是六棱形的, “就日照之,成五色如虹霓”。把日光照射透明晶体产生的色散现象和虹霓现象联系起来,这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光的折射和色散 - 图2这些关于日光通过水滴和晶体会产生色散现象的论述,虽然还很原始和粗糙,但是在人类认识光的性质的历史过程中是有重要意义的。它表明人们已经对光的色散现象从神秘中解放出来,知道

它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这是对光的认识的一大进步。到了十七世纪中叶,牛顿通过三棱镜把日光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 说明了白光是由这七色光复合而成的。后来人

们又了解到,光在通过透明物质的时候,由于各色光的波长不同,折射率也不一样,红光折射率最小,依次递增,紫光折射率最大,因此出现七色的光谱,终于解开了虹和五光石之谜。

随着近代和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光的认识早已远远超出了几何光学的范围。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了可见光是波长从四百到七百七十纳米(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之间的电磁波,在它两端还有看不到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再向外扩展就是各种射线和无线电波。对光的本质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已经知道光是由于原子内部运动变化产生的,并且对光的各种特性已经有深刻的了解,如波粒二重性、偏振等。在对光的本质认识深化的同时,人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来利用光的特性。目前光学已经在工农

业生产、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近几年来激光 技术的发明展现了光的应用的广阔前景。人类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对光的认识和应用将会不断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