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政全书》

明末徐光启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农学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少贡献。在农学方面,他给我们留下了一部综合介绍我国传统农学的空前巨著——《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总共约有七十多万字,所采用的文献共二百二十九种。这部书中,徐光启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但是他自己生前因事务繁忙,没有来得及定稿,身后存留的手稿,由陈子龙(1608—1647)等人编定刻印成书。全书六十卷,分成十二目:农本(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国朝重农考),田制(井田考和《王祯农书》中的各种田制图),农事(营治、开垦、授时、占候,以屯垦为重心),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泰西水法》①),农器,树艺(谷物、蔬菜、果树),蚕桑,蚕桑广(木棉、苎麻), 种植(经济作物),牧养,制造(食品、房屋),荒政(备荒,附《救荒本草》和《野菜谱》)。

《农政全书》和以前所有大小农书不同的地方,就是系统而集中地叙述了屯垦、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包括农田水利)、备荒三项。这三项不是一般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却是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安全所必需的。《齐民要术》和《王祯农书》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农政全书》重点在于保证农业生产的其他措施,如田制、水利、荒政等项。酿造项目只收酱、醋、豉,没有讲酒的酿造。烹调只限于农家所能用上的简单几条,把《齐民要术》中精致讲究而对农家无用的食谱都删除了。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的思想指导下,大量地收录了《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并且还有所增补。

《农政全书》并没有因为着重政治措施而忽视技术。宋代以来,蚕桑是江南重要的经营项目,徐光启就记录了后起的新经验。他的故乡松江地处江南,是当时全国棉纺织业最先进的地方,他把当地植棉和棉田管理的新技术作了记录。对河北肃宁群众以稳定湿度为纺织环境的好办法,也特别加以推荐。至于对当时传入我国还不久的甘薯,他根据自己的实践,写了《甘薯疏》, 收入《农政全书》,提倡人们大量种植,用来备荒。对一切新引入新驯化栽培的作物,他都详尽记述。一句话,《农政全书》比以前所有农书更全面。

明代以前有价值的农书很多,本文只着重介绍了以上几部。它们都是各个时代农业生产知识的总结,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农业科学的大概轮廓。

① 把第一年生长的桑苗,用锋利的镰刀贴着地面割下来,就是所谓截干法。这 样可以使次年苗木生长迅速旺盛,比不截干的好。

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不少小型农书,讨论一个小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特点。如明末总结太湖地区栽桑种稻的《沈氏农书》,清代陕西杨屾的《豳风广义》和《知本提纲》等等,对指导当时当地的农业生产都起过积极作用。

从《任地》等篇和《泛胜之书》到《农政全书》的作者,把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发明创造加以概括总结,写成农书, 不仅对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对日本等国家也有很大影响。不过,另一方面,这些农书有它的局限性。首先,作者终究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本身也是当时政府中的大小官僚,他们所共有的农本观念是封建正统的,是为了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便封建地主阶级更好地进行统治和剥削。其次,这些农学家的世界观都是剥削阶级的,唯心主义和封建迷信思想如“孝悌力田”“忌日”“丛辰”之类,或成篇累牍,或片言只语,杂在书中。再其次,这些大型农书基本上是个人著作,个人经历和知识面以及当时的科学水平都有一定局限,有些记载和总结是不符合实际的,是不科学的, 征引文献资料也常常有错乱。以上几本农书虽然受到时代的限制,有许多缺点,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批判地继承这份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