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手术和麻醉术
东汉三国时期公元二世纪,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以他在当时来说称得上杰出的外科手术著称于世。《后汉书》等文献记载了他的事迹,其中关于腹腔外科手术的描述,文字虽然不长,给人的印象却十分深刻。《后汉书》中有一段说,当疾病郁结在人体内部,用针灸和服药的办法不能治愈时, 让病人先用酒冲服麻沸散,等到病人犹如酒醉而失去痛觉时,就可动手术, 切开腹腔或背部,把积聚(类似肿瘤)切除。如果病在肠胃,那就要把肠胃切断,除去积聚和疾秽的东西,清洗干净,然后把切断的肠胃缝合,在缝合处敷上药膏,四五天创口就愈合,一个月可以恢复正常。这种描述确切地告诉我们,华佗曾经成功地做过腹腔肿瘤切除术。他为了完 全摘除肿瘤, 还曾做过肠胃部分切除吻合术。我们知道,这样的手 术即使在今天,仍然还算是比较大的手术。
大的外科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和麻醉是否理想关系密切。华佗在一千七百年前所以能成功地进行这样高明而成效卓著的腹腔外科手术,是和他已经掌握了麻醉术分不开的。华佗的麻醉术,继承了先秦用酒作为止痛药的经验和应用“毒酒”进行麻醉的传统,创造性地用酒冲服麻沸散。酒本身就是一种常用的麻醉剂,即使现代,外科医生还有用酒进行麻醉的。可惜麻沸散的药物组成早已失传。据现代人研究,它可能和宋代窦材、元代危亦林(1277—1347)、明代李时珍所记载的睡圣散、草乌散、蒙汗药相类似。窦材的《扁鹊心书》(公元 1146 年)记有用睡圣散作为灸治前的麻醉剂,它的主要药物是山茄花(曼陀罗花)。危亦林的正骨手术麻药草乌散,
是以洋金花(也是曼陀罗花)为主配成的。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于公元 1805 年用曼陀罗花为主的药物作为手术麻醉剂,被誉为世界外科学麻醉史上的首创,实际上晚于我国几百年。
几年前,我国外科医师和麻醉师合作,用曼陀罗花等作为手术麻醉剂, 取得可喜的效果,使湮没的中药麻醉剂重放异彩。实践证明,它不仅效果可靠,使用安全,而且有抗休克、抗感染的优越性,是其他麻醉剂所不能比的。因为休克是外科手术、尤其是大手术中经常发生的,能否在手术中解决休克,是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课题。
华佗做过的外科手术和使用的麻醉术,绝非仅有的独例。秦汉以后,不论隋唐还是宋元,不少医药文献以至于史书小说,都有过这方面的生动记载。例如,隋代的巢元方和元代的危亦林等都描写过断肠吻合术。明代的王肯堂(1549—1613)和外科医学家陈实功(1555—1636),还曾成功地做了难度很大的落耳再植和断喉(因外伤或自杀切断气管)吻合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