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文观测

水文学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充分发挥了理论对实践、科学对生产的能动作用。古代河流水文学的成就,除上述水利工程中体现出来之外,值得专门提出的,还有涪陵石鱼和吴江水则碑。

涪陵石鱼 河流枯水直接影响着航运、灌溉和生活用水,所以也为古人所重视。近年来,为了探索长江枯水规律,进行了长江上游历史枯水调查, 结果发现宜昌-重庆段有枯水题刻群十一处,尤以江津莲花石、重庆丰年碑、涪陵白鹤梁、云阳龙脊石、奉节记水碑等最重要。其中涪陵白鹤梁石鱼题刻

是目前在这一段中保存最好也最有价值的。它一共镌刻了一百六十三则古代石刻题记。从中获得了自唐代广德二年(公元 764 年)以来断断续续的七十二个年份的枯水记录,它说明我国劳动人民距今一千二百年前就创造了富有民族风格的以石鱼作为水标的我国古代最早“水位站”。据考证:宜昌-重庆段枯水题刻可以追溯到大约二千年前的汉光武时期。

吴江水则碑 宋代吴江上立有两座水则碑,一座可以记载一年内(各月、各旬)的水位变化,另一座可以记载各年的水位变化。碑有“横七道, 道为一则。以下一则为平水之衡,在一则,则高低田俱无恙。过二则,则极低田渰。⋯⋯过七则,极高田俱渰。”(沈启:《吴江考》卷二,“渰”通“淹”。)二碑石刻中刻有“大宋绍熙五年水到此”、“大元至元二十三年水到此”。可见宋代为了统计汛期农田被

淹面积,已经建立了水位观测制度,这是我国历史记载的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