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工艺的发展
用某种染料染色的时候,织物每浸染一次,颜色便加深一些。古代对茜草染红套染的时候,由浅红到深红有不同名色,“一染縓,再染竀,三染纁,”
(《尔雅》)“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考工记·钟氏》)用两种不同的染料套染的时候,可以显出第三种颜色来。但由于颜色的
遮盖作用以及染料、媒染剂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不同染料套染也是有规律地进行的。《淮南子·说山训》中曾经记载:“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这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已经掌握各种染料套染织物的时候遮盖作用的影响。另外古书中有“青黄为绿,今以藤黄合靛青即为苦绿”的说法,指出在三原色套染染色,虽然青(就是蓝色)和黄色可以合为绿色,但是由于所用青、黄染料不同,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绿色来。不同化学性质的染料在套染的时候,也常常遇到困难,如黄檗中所含小檗碱是碱性染料,如果和其他染料相混,就要产生沉淀而失去染色效果;如果先用黄檗染,那其他染料也无法再染。通常是先染其他染料再用黄檗染。另外,同一媒染染料染色,如果媒染剂不同,也可以染出不同的颜色来。明代的《多能鄙事》中曾经记述了种种染色法。以染枣褐为例:先用苏木明矾染,再下绿矾,“当旋看色深浅添加,太多则黑,少则红,合中乃佳。”
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施染出的纺织品的颜色也不断地丰富。在西周到春秋时期,仅《诗经》中提及的有关织物颜色的“绿兮衣兮, 绿衣黄里”(《邶风·绿衣》),“缁衣之宜兮”(《郑风·缁衣》),“青青子衿”(《郑风·子衿》),“缟衣綦巾”(《郑风·出其东门》),“素衣朱襮”(《唐风·扬之水》),“载玄载黄”(《豳风·七月》)等,以及毛织物染色“毳衣如菼”,“毳衣如璊”(《王风·大车》)等,可以说是五光十色了。以后染色技术特别是不同染料的套染技术不断发展,到西汉,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纺织品上就可以看到色谱已经大大丰富了。隋唐时期,染色工艺更是大发展,以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刺绣品为例: 底色就有大红、正黄、叶绿、翠蓝、宝蓝、湖蓝、绛紫、藕荷、古铜等。到了明代,染色色谱分得更精细,仅染红色就有大红、莲红、桃红、银红、水红、木红等(《天工开物》)。明代的染色生产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除皇家专设“蓝靛所”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外,在民间也开设有各种私家染坊, 只苏州一地就有染匠几千人(《明万历实录》卷三百六十一),染坊中又有蓝坊、红坊、红漂坊、杂色坊等不同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