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珍贵遗产
国家文物局 罗哲文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有悠久的传统,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有重大的成就。几千年来,我国古代造园工匠,以他们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许多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园林,颐和园仅是千千万万个园林中保留下来的一个。
颐和园在北京的西郊,距城十公里多。它是我国现在保存规模宏大而又完整的一处古代封建帝王的宫苑。由于它园林建筑艺术的优美,是国内外游人所向往的游览胜地。
在介绍颐和园之前,有必要先把我国造园的历史作一简略的回顾。相传在殷代,奴隶主就迫使奴隶为他们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园林。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经有了描写园林情况的作品。如《诗经·大雅·灵台》上说:“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 於牣鱼跃。”诗中所写的灵囿,就是养有禽兽的动物园。灵沼就是饲养鱼类的池沼。诗中还描述了园中鸟兽鱼类活泼驯服的景象。《周礼·地宫》中还记载周代已设专人管理园囿的事:“囿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 胥八人,徒八十人,”“囿人掌囿游之兽禁。”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 当时已经有了管理园囿事务和饲养鸟兽的人员,并且有了园艺工匠。当时对园林的经营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制度。
《述异记》上记载,吴王夫差(?-前 473)修筑姑苏台,三年才建成。园林建筑周旋诘曲,横亘五里,崇饬土木,殚耗人力不知多少。又在宫里修建海灵馆、馆娃阁,铜勾玉槛,建筑物上用珠玉来装饰。园林规模的宏大和建筑的华丽,可以想见。
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咸阳大兴土木,建筑了规模宏大的上林苑,在苑里修建了阿房宫,把宫殿和园林更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汉武帝更扩大了上林苑的规模,园的周围达三百多里,离宫七十多所;又建甘泉苑,周围五百多里,宫殿台阁一百多所;还开凿了巨大的昆明池和昆灵池。文献记载:“宫内聚土为山,十里九坡,种奇树,育糜鹿麑麂鸟兽百种。激上河水,铜龙吐水,铜仙人承水下注。”可知当时已有了人造假山和人工提水的设施,园中的花木禽兽已经非常丰富了。除了封建帝王之外,当时许多财主豪绅也大造园林。
汉代以后,园林更加发展起来,帝王宫苑和私家园林规模之大,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比较著名的如三国时候曹操的铜雀台,隋炀帝杨广所营西苑, 唐代的禁苑、骊山华清宫等等。宋徽宗赵佶(1082—1135)所营万寿山艮岳, 从政和到靖康年间(公元 1111 年到 1126 年),经过了十多年的经营,楼台
亭阁、假山叠石荟集园内,把“四方的怪竹奇石悉聚于斯”,成了一处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帝王宫苑。在建造这处精美园林的时候,宋代统治者对人民进行了十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这个万寿山艮岳在当时的首都东京(今开封),而堆叠假山用的山石却要从江苏太湖采取。高广几丈的大块太湖石, 用大船载着,上千人拉船,沿途强迫老百姓为他们服役,供 应食用。不但挖河拆桥,而且把塘堰水闸都拆毁了。这座园林的建成,不知凝聚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和汗。
辽、金、元、明、清各代的统治者,在他们的首都(今北京)城里城外经营了许许多多宫苑园林,今天还保存的北海、中南海、颐和园以及西山诸园就是这些朝代经营修缮的部分遗物。特别是清代所谓的康熙、乾隆盛世, 北京西郊的园林,盛况空前,在几百平方里以内楼阁连云,遮天蔽日。非常令人可恨的是北京西郊许多规模宏大的帝王宫苑和私家园林,在清咸丰十年
(公元 1860 年)英法联军入侵和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被野蛮地烧毁劫掠了。
颐和园所处地点被封建帝王占作宫苑,是从八百年前的金代开始的。金章宗完颜璟(公元 1190 年到 1207 年在位)曾经在这里建立行宫,是西山八院之一的“金水院”。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万寿山金元以来曾有金山、瓮山等名称,昆明湖曾称作金水、瓮山泊、大湖泊、金海、西湖等。明代在瓮山上建圆静寺,园名好山园。
到了清乾隆十五年(公元 1750 年),乾隆帝弘历(1711—1799)在圆静寺的基础上,修建了一个大报恩延寿寺为他的母亲祝寿,才把瓮山改名万寿山;并且把金海大加疏浚,改名昆明湖,整个园林名叫清漪园。经过咸丰十年(公元 1860 年)侵略军的破坏,清漪园的木构建筑已荡然无存。光绪
十四年(公元 1888 年),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为了满足她的奢侈享乐生活,不顾国家的垂危和列强的侵略,挪用海军建设费和其他款项银三千多万两,在清漪园的旧有基础上进行修复,改名颐和园。现存园林就是这次修复的。
颐和园的园林建筑,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传统特点和造园手法, 并且有所发展。
颐和园园林布局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水取胜。广阔的昆明湖水面,是园林布置极好的基础。园的周围共有十三里(六公里半),全园面积四千三百多亩(约三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仅占四分之一,在当时北京诸园中是水面最大的一个。因此,设计人抓住了水面大这一特点,以水面为主来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都面临湖水,或是俯览湖面。当时取名“清漪园”, 也就是清波满园的意思。
湖山结合,是颐和园的又一特点。位于广阔的昆明湖北岸,有一座高达五十八米的万寿山,好像一座翠屏峙立在北面。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镜子, 把万寿山映衬得分外秀丽。湖山景色密切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古代的造园艺
术家和工匠们,在设计和建造这座园林的时候,充分利用了这一湖山相连的优越自然条件,适当地布置园林建筑和风景点。如抱山环湖的长廊和石栏, 把湖和山明显地分清而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伸入湖中的知春亭,临湖映水的什景花窗,建造在湖边山麓的石舫等等,都巧妙的把湖山结合在一起。
鲜明对比的手法,是颐和园园林布局的另一特点。我们在颐和园中,不仅可以看到有建筑壮丽、金碧辉煌的前山,还可以看到建筑荫蔽、风景幽静的后山;不仅可以俯览浩荡的昆明湖,还可以漫步怡静的苏州河(后湖); 不仅有建筑密集的东宫门,还有景物旷野的西堤和堤西区。处处有阴阳转换,时时有矛盾开展,才觉山穷水尽,忽又柳暗花明,使游人心情随着抑扬顿挫。
颐和园中布置的许多风景点,处处景色都不相同。这些风影点,用楼、台、亭、阁、斋、堂、轩、馆以及曲槛回廊等建筑物和假山花木等分别不同的地位组合而成。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风景点之间有明显的分隔,而又有有机的联系。从这个风景点看那个风景点,彼此构成一幅图画。当人们行走在长廊里或是谐趣园的时候,走几步,周围的景色又有变化。这就是古代园林布置中所谓“景随步转”,也就是风景点彼此之间互相转移变化的布置手法。
“借景”的造园技法,是我国古代造园工匠多年积累的经验,在颐和园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设计时不仅考虑到园里建筑和风景点互相配合借用,而且把四周的自然环境、附近的园林以及其他建筑物,也一并考虑在内。当我们转过仁寿殿来到昆明湖东岸的时候,西山的峰峦,西堤的烟柳, 玉泉山的塔影,好像都结合在一起,也成了颐和园中的景色。这种不仅园里有景而且园外也有景的“借景”手法,使园的范围更加扩大,景物也更加丰富。
“园中有园”,是颐和园设计布置园里风景时继承传统、利用自然地形的很好例子。在颐和园万寿山东麓,原来就有一处地势较低、聚水成池的地方。造园工匠就利用了这一地形,布置了一处自成格局的小园“谐趣园”。当人们从万寿山东麓的密集宫殿区或是从后山的弯曲山路来到这里的时候,进入园门,好像又来到一处新的园林中,建筑气氛、风景面貌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这种“园中有园”的设计布局增加了园林的变化,丰富了园林的内容。
颐和园水中布置岛屿,也是继承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传统手法。用长堤把湖面划分成几个区域,还在昆明湖中布置了凤凰墩、治镜阁、藻鉴堂等孤立湖心的岛屿,象征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的海上三神山。它的实际作用是打破广阔的昆明湖面的单调气氛,增加了湖中的景色。
“集景模写”是我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的一种传统手法,清代北京西郊诸园和承德避暑山庄,运用这个手法特别突出。在清漪园建造之初,就派出许多画师和工匠,到全国各地去参观和模写有名的风景和建筑物,把它们仿造在园里。颐和园中的景色,可说是汇集各地有名建筑和胜景而成。但是,设
计人和造园工匠绝非生搬照抄,而只是仿其风格而已。如谐趣园和无锡惠山园神同形异,涵虚堂、景明楼也和黄鹤楼、岳阳楼不完全一样,园里的苏州街和江南苏州的市街更相去很远。这说明我国古代建筑工匠在参考借鉴的时候,绝不生搬硬套,很注意创新。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我国园林艺术和造园技巧中的又一传统经验。如颐和园后湖的风景,虽然是人工所造,但是宛如江南水乡一样。园中许多风景、林木,也力求达到宛如自然景色的效果。
颐和园的布局,大体可以分做东宫门和东山、前山、后山、昆明湖几个部分。
第一,东宫门和东山区:颐和园原有水旱十三门,主要入口是东宫门, 其次是北宫门。因此在东宫门里布置了许多组重要的建筑物。一进东宫门是仁寿殿,清代的封建帝后们,夏天住在园中就在这里“听政”。在仁寿殿前陈设着造型精美的铜龙、铜鹤,院中山石挺秀。绕过仁寿殿,面临昆明湖, 到了这里使人心胸顿开,只见万寿山雄峙北岸,知春亭伸入湖中,昆明湖碧水连天,连西山景色都一概映入眼帘,可说是进颐和园的第一处壮观景色。
仁寿殿北面的德和园颐乐殿,是帝后群臣观剧之处。院中有大戏台,分上中下三层,可同时演出。这个戏台建筑宏大,设计周密,是我国现存古戏台中的重要遗物。自德和园往北是景福阁、乐农轩。由此下山往东,因地形布置了一个精美的小园“谐趣园”。上面说过,它是仿照无锡有名的惠山园建造的,以一个水池为中心,四周环绕布置了涵远堂、湛清轩、知春堂、瞩新楼等建筑,更有小桥、亭榭、游廊曲槛等,自成一个园林格局。到这里好像进入另一个园中,是一种“园中有园”的布局。
在仁寿殿之后,临水布置了乐寿堂、萱芸馆、夕佳楼、藕香榭等建筑。临湖石栏曲折,在临水墙壁上开了各式各样的什景漏窗,窗里晚间点上灯火,倒映水面,又增一番景色。
第二,前山区:前山是全园的中心,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而下是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以达湖面, 构成一条显明的中轴线。琉璃砖瓦的无梁殿(智慧海)和高达四十一米的佛香阁,气势雄伟,色彩鲜丽。
在这组中轴线的两旁,布置了许多陪衬的建筑物,东边以转轮藏为中心,西边以宝云阁(铜亭)为中心,顺山势而下,按地形而建筑,并有许多大型的假山隧洞,上下穿行,人行其中,别觉清凉幽邃。人们登上佛香阁或智慧海,回首下望,只见山下一片金黄色的琉璃瓦顶殿宇,金光灿烂;昆明湖水宽广异常,波光云影上下流动辉映。南湖中的十七孔桥,横卧波心,西堤六桥伏压水面,远望西山如黛。在雨后晴天,连北京城里的白塔、景山以及八里庄慈寿寺塔,广安门外天宁寺塔,都齐集眼底,构成一幅宽阔的图画。
前山的东西两面,随山势上下,布置了许多点景建筑物。东边有重翠亭、
千峰彩翠、意在云迟、无尽意、写秋轩、含新亭、养云轩等,西边有邵窠、云松巢、山色湖光共一楼、湖山真意、画中游、听鹂馆、延清赏楼、小有天、清宴舫(石舫)、澄怀堂、迎旭楼等等。这些建筑的形式多样,色彩丰富, 各抱地势,相互争辉。但是更加壮丽的是前山脚下环湖一抹二百七十六间的长廊,自东迤西全长七百五十五米。它依山带水,好像万寿山的一条项链。
第三,后山区:后山以曲折幽静著称。山路在山腰盘绕,路旁古松丫槎, 有如图画。山脚是一条曲折的苏州河(也称后湖),时而山穷水尽,忽又柳暗花明,真有江南风景的意味。
在后山的正中,原来有一组仿西藏式的庙宇建筑,叫“须弥灵镜”,也称后大庙,主要建筑已被帝国主义侵略军焚毁,现在只存残迹。后山东部林木葱郁。山腰有一座多宝琉璃塔,突兀半山,原来和花承阁是一组建筑,其他建筑已被侵略军所毁,由于它是砖石琉璃所建,才幸存了下来。
后山山下是幽静的苏州河,自清琴峡起,向西到北宫门一带,都是土山林木。再自北宫门往西,沿着苏州河两岸,原来建有苏州街、买卖街,古时茶楼酒肆,以至古玩商店,无不具备。这些临河街市,已为侵略军所毁,只有一些遗迹。近年发展旅游业,已重修了苏州街。
此外,在后山还有清河轩、赅春园、留云、构虚轩、会芳堂、停鹤、绮望轩、贝阙、寅辉等建筑,点缀山间,相互呼应。
第四,昆明湖区:颐和园的北部万寿山耸立如翠屏,各种建筑物和风景点布满其间,而南部却是碧波粼粼的昆明湖。湖中有几
处岛屿浮现水面,又以长堤、石桥加以联系。西堤六桥是仿照杭州西湖中的苏堤修筑的,垂杨拂水,碧柳含烟,人们漫步堤上,胸襟倍觉轻松舒畅。
在西堤上有两座洁白石拱桥,俗称罗锅桥,它们是昆明湖的出入水口。北头的入水口叫玉带桥,南头的出水口叫绣游桥。桥面陡峻,桥拱高耸,洁白石桥映衬着碧柳垂杨,分外明媚。
在堤西的昆明湖心,有一个湖中岛屿,因为上面有一座龙王庙,所以俗称龙王庙岛。岛上有龙王庙和月波楼、鉴远堂、涵虚堂等建筑群。涵虚堂(已毁)仿武昌黄鹤楼修建。龙王庙之东有一座雄壮的十七孔石桥,从岛上通向湖岸,桥长一百五十米,宽八米,是仿照有名的卢沟桥建造的。桥东头岸上有一座铜牛守望湖心,和长桥、岛屿、廓如亭等共同构成一幅绮丽的景色。颐和园这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园林,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技术的光
辉传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但是它在过去却被封建统治阶级所霸占,特别是重建之后,更为祸国殃民的慈禧所独霸。
颐和园还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见证。园中处处留下了侵略军烧毁破坏的痕迹。
解放后,劳动人民创造的颐和园,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手里,颐和园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游览的胜地。来北京访问的国际友人,也必来这里游览。
颐和园的园林艺术,有很高的成就。但是,它毕竟是封建剥削社会的产物,就是在成功的艺术手法上也还包涵了不少封建迷信糟粕。我们必须以“古为今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这座古典园林能在今后新的园林设计和造园艺术上有所借鉴,推陈出新。
近年来北京市园林管理部门已经对颐和园着手加以修整,浚深了昆明湖,修复了一些被毁的建筑,湖光山色,更加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