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的田间管理

播种出苗到收获的田间管理作业,包括很多内容。我们仅从下列几项措施,也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农业的成就。

锄地,在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上是很有特点的一项创造。锄草的作用不但在于去草锄苗,而且在于蓄水防旱。《齐民要术·种谷篇》讲:“春锄起

地,夏为除草。”春锄主要是松土、发根、防旱保墒,适应春旱多风、气温回升快的情况。在“春苗既浅,阴未覆地”,就是说苗小、遮荫不良,不利于保蓄土壤水分的时候,锄地松土,可以切断毛细管水上升的通路,创造比较好的水肥条件,使作物生长发育良好。正如书中夹注写的,“锄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实多、糠薄、米息。”所以要“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暂停”。夏锄主要是除草,因为“夏苗荫厚,地不见日”。庄稼长起来了遮荫层大,又到了雨季,这时锄地是为防止草荒。《齐民要术》在《杂说》中讲到锄谷,“第一遍锄未可全深,第二遍唯深是求,第三遍较浅于第二遍,第四遍又浅于第三遍。”这种“浅、深、浅、浅”的安排,正适合谷子生长发育的要求,到现在仍有实际意义。

关于稻田水层管理的科学方法,《泛胜之书》说:水稻生长初期,水温需要提高些,“令水道相直,”就是把田埂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开对直,使田块大片水层稍稳定,水温容易上升;到了夏天,水温太高不利于稻的生长发育,“令水道错,”就是把田埂进水口和出水口错开,灌进的水迂回流过全田,不致使水层积温过高。这在当时应该是很了不起的技术成就。在旱地灌溉中,人们也很注意水温的细致变化。《泛胜之书》关于种麻子还说到:碰到天旱,用流水浇,如果没有流水,用井水要晒一晒,杀一下“寒气”再浇。

古时种水稻还有“烤田”的技术创造。明代《沈氏农书》载有“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的农谚。这种做法最早见于公元六世纪北魏的《齐民要术》,说水稻薅过后,撤去水,“曝根令坚”。通过太阳曝晒,使稻根向纵深发展。《沈氏农书》说得更具体些,规定烤田的时间,在栽插后,经过两次耘耥,靠近立秋节气,放水晒田。还说,必要田干缝裂方好。经此一干, 可以收到“根脉深远,苗干苍老,结秀成实,水旱不能为患”的功效。立秋前多晒几天可以,到了立秋之后,地见裂缝就要车水灌田。这是因为到处暑节气,水稻正在孕穗,决不可缺水。

栽插农作物,最早见于汉代的《四民月令》,书里把移栽水稻叫“别稻”。

《齐民要术·种谷篇》提到,缺苗断垅稀豁的地方,就把苗补上,把补苗移栽看成很普通的事。还值得提一下,《齐民要术·旱稻篇》中说,栽插要浅, 让根须四散,生长发育才好;如果栽插过深,根窝在一团,稻就长不好。还说秧苗如果过大,可以把老秧苗从上部去掉几寸叶,保护心叶,减少蒸腾, 容易栽活。到了七月,就不能再栽插了。这种观察、处置,不能不说细致精巧。说到小麦移栽,近年国外曾经有人当作新创造加以报道。其实这项技术在我国古代农书中早有记载。十七世纪《沈氏农书》中说:“若八月初先下麦种,候冬垦田移种,每科十五六根,照式浇两次,又撒牛壅,锹沟盖之, 则干壮麦粗,倍获厚收。”清代《知本提纲》虽然主要讲旱地农业,但是对栽插仍很注意,说物性各有所宜,有的适合燥栽,如麦苗、小蓝、莴苣、韭菜、瓜苗之类,适宜先栽后浇,如果放在水中栽,就不发旺,长不好;而有些适合水中栽,像稻秧、粟苗、茄苗之类,随水栽,栽后第二天再浇,隔一

天又浇,三天才能生根,要是先栽后浇,也长不好。这些经验之谈,值得分析研究,精心提炼。

作物田间管理技术中,像棉花整枝打杈这种措施,也很引起人们注意。公元十三世纪元代《农桑辑要》讲种棉,“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 旁条长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清乾隆三十年(公元 1765 年)编绘的《棉花图》,有专门描述棉花摘尖的诗赋和图画。公元十八世纪的清代,我国一些农书中关于作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根、主根、须根) 之间的关系,作物和光、温、水、气、养分之间的关系,有不少可贵的论述。

《知本提纲》说:作物有根有梢,生长固定,长得好坏受地力影响极大。根向下,吸收“地阴”(指水、肥),枝梢向上,接受“天阳”(指阳光雨露)。上部下部配合得好,作物长势才旺。提到有些作物主根能深扎,但是要去掉些表层浮根,否则主根扎不下,影响吸水吸肥,产量不高。

我国古代优异的农业科学技术创造,贯串着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原则, 丰富多采,巧妙灵活,蕴藏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在人民群众中流传、发展着, 它有无限的生命力,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