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医药学
从两部古典的中医名著看中国医学的早期成就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余瀛鳌
中国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祖国医学文献记载了几千年来所积累的医药科学知识和医疗实践,不仅数量大,种类多,并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对于疾病的认识、观察、分析和治疗,主要是通过中医药文献的形式予以保存和传播。据不完全统计,现存中医药著作达一万多种,其中以临床医学占绝大多数。
从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在公元前十三世纪已有蛊(腹内寄生虫病)、龋(蛀齿)等一些病症的记载,并且有了按照体表部位对于病症初步分类的概念。在 1973 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医方和有关针灸、经脉的著作,这是最早形式的医学文献。据考证,从西周到战国八百多年间,开始出现了专门医药文献。但由于当时中国为大小诸侯分别割据,政令互异,书不同文,书籍的抄录和传播都受到一定的限制。现存的 中医药文献,主要是从战国时期开始,两汉、三国以后,越来越多。其中,《内经》(一名《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是十分重要的两种, 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