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动物为大兽和小虫

人们在虫、鱼、鸟、兽古老的传统分类认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把动物概括为大兽和小虫两大类。这是我国古代动物分类认识的又一发展。它最早反映在春秋末年齐国记录的官书《考工记》中。

《考工记》的内容,主要记述当时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知识,是我国现存记述古代科技的重要文献典籍。书中有一段记载说,“梓人”(木工)制造乐器架子,为了使“笋”(悬挂成组乐器的横梁),“■”(整个乐器架子

的支柱)壮丽美观,便根据它们的结构用途,选择一些动物形象作为造型艺术题材。接着又说:“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鳞者。” 脂、膏二类作为宗庙祭祀用牲。臝、羽、鳞三类作为笋■的造型题材。至于“小虫之属”,就作为雕刻的艺术题材。这些记载反映了古代的动物分类认识:分动物为大兽和小虫两大类,而大兽又分为脂、膏、臝、羽、鳞五类。

脂、膏二类既是供宗庙祭祀的用牲,显然是从实用观点出发来识别动物种类的,这和以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作为分类依据是相违背的,不能反映人们对大兽分类认识的本质。

根据和《考工记》差不多同时期的《周礼·地官》、《管子·幼官 篇》、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十二纪》和汉初的《淮南子·时则训》中的有关记载,充分表明,大兽所包含的五类动物不是别的,而是羽、毛、鳞、介、臝。

羽、毛、鳞、介、臝的分类认识,虽然受到早期“五行说”的一定影响, 但是它仍然是以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作为主要依据的。尽管《考工记》中对臝、羽、鳞三类动物只是雕刻造型艺术的形象描述,但是由于它是以这三类动物的形象作为题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客观存在。

羽,这类动物的形态特征是“体被羽毛”。《考工记》的描述是:锐喙决吻,细目短脰(颈),小体骞腹。这是鸟类的形象。因此,“羽 属”实际上是古老的传统分类中的鸟类。

鳞、介二类是从古老的传统分类的鱼类中分化而来的。鳞,是因它“体被鳞甲”而得名的。一般是指鱼类和爬行类。《考工记》中“小首而长,抟身而鸿”,正是“鳞”的形象描述。

介,是传统分类认识中鱼类的另一部分,就是龟鳖类。这类动物的躯体包裹在骨甲(介)里面,古人称它为介兽。

毛,古人往往把虎、豹、貔、■之类的动物称为毛兽,也是因为它们“躯体被毛”的缘故。这类动物实际上是传统分类认识中的兽类。

至于臝属,根据大量事实,我们认为是指人类,相当于现在分类学上的人科。在古人看来,人的体外没有羽、毛、鳞、介等附属物,所以称为“臝”, 意思是裸体的,就是人。古人也有称人为“■”(见《淮南子》)的。所谓

  • (同胈)就是指人的汗毛。所以,称人为“■”比称人为“臝”比较合理一些。

综上所述,羽、毛、鳞、介、臝这五类动物,既然是指鸟类、兽类、鱼类和爬行类、龟鳖类、人,而这些动物在现在分类学上都同属脊椎动物,因此“大兽”的含义自然也和现在分类学上的“脊椎动物”一词同义。

“小虫之属”,据《考工记》说:“外骨、内骨,却行、仄行、连行、纡行,以脰鸣者、以注鸣者、以旁鸣者、以翼鸣者、以股鸣者、以胸鸣 者, 谓之小虫之属。以为雕琢。”这些雕刻艺术造型的描述,是以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行动方式以及发声部位来区分的。这是些什么动物呢?一时很难弄清楚。比如,节肢动物的体外有几丁质的外壳,软体动物的体外也有石灰质

的贝壳,都可以算是“外骨”。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体内也有软骨的特征, 可以算是“内骨”。连贯而行除鱼类外,蚁类也是连贯而行的。所谓“脰鸣”, 是指两物交错摩擦成声的意思,这种现象在某些昆虫中是存在的。它们中有的以两翅摩擦成声,有的以翅和股摩擦成声,等等。明代李时珍曾经正确地指出,小虫是有别于大兽的动物,说“虫乃生物之微者,其类甚繁。⋯⋯其物虽微,不可与鳞、凤、龟、蛇为伍。”因此,“小虫之属”所包含的内容, 实际上是古老的传统分类中的虫类,相当于现在分类学上的无脊椎动物。

两千年前,人们把动物分为大兽和小虫。大兽相当于现在分类学上的脊椎动物,小虫相当于现在分类学上的无脊椎动物。这是我国古代传统分类认识的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