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独生子女“现代病”的原因

我们知道,“人之初,本天真;及渐长,受陶熏”方才“染于苍,染于黄”。当代儿童少年的独生子女现代病主要是环境影响的产物,当然也有少年自身的原因。

在环境影响方面,既有主观教育思想的误导,更有客观现实的制约。从主观上看,长辈的教育思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经常把教育问题与生活问题混为一谈。教育是培养人的素质的,教育阶段和生活阶段应区别开来, 教育标准自然不应等同于生活标准。但在生活中由于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父母长辈未能把握好教育标准与生活标准之间的区别,导致了“三亲”。一是隔代亲,祖父母由于踏上了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路程,便把自己的孙子孙女当成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主要精神寄托,因而就在一定程度上丢掉了教育理智,一味地溺爱、娇惯孙辈后代。二是“圆梦”亲,当代年轻父母由于历史的原因,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当想实现自己的抱负时,才发觉已过而立之年,于是把自己的全部希望与追求寄托在孩子身上,以求圆自己的人生梦,他们宁可自己节衣缩食,拼命挣钱,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孩子,

决不让自己的童年经历再在孩子身上重演,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半残废”生活。三是“攀比”亲, 我们当今时代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一大批人利用这个好时代挣了钱,甚至发了大财,其子女的生活水平当然高出平常人子女的数倍,但平常人也有一颗为人父母心,当然也有一点虚荣心,于是你攀我,我攀你,无形中提高了子女的生活水准。

在儿童少年自身因素方面,过强的依赖心理也是独生子女“现代病”产生一个重要原因。儿童少年毕竟弱小,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合理的依赖过程,这是正常的事情,但由于长辈的娇宠过度,使相当一部分儿童少年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性。这种懒惰性时间久了就会内心化为一种心理特征,形成事实上的依赖心理。这些依赖心理可分为两类,一是行为上的依赖,在遇到一些任务、一些事情、一些困难的时候,表现出过份依赖父母、朋友的心理。二是情感上的依赖,渴望别人对自己表示友好的感情,如果人家对自己非常友善,心情就愉快;反之,就会沮丧到极点。行为与情感的依赖便造就了儿童少年懦弱、懒惰、自私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