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短中见长,化“短”为“长”,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

中考前,对于厌烦复习的后进生,教师万不能持论偏激,而应该细致剖析他们事出何因。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青少年具有各种心理需求,当这些心理需求不能实现时就会导致某种逆反心理,并产生认识上的偏颇性、情绪上的偏激性、行为上的冲动性。

因此,班主任应该满腔热情地对待他们,用“真诚”换得与他们的沟通, 用“爱心”赢得他们的信任。尽量避免“我讲你听”、“我打你痛”式的教训。我们不妨可以这样:

①轻言提醒,行为示范,真诚地关心爱护。“身教重于言教”,教者以自身的行为感染他们,这比任何微言大义的生动说教都要灵验。譬如某班马同学中考前复习经常缺课,与同学关系僵化,教者则利用看电影的机会,将位置有意安排得靠近他,一面看电影一面跟他聊天,当得知这位学生的自行车坏了,就主动帮助找人修理。在情感上与他贴近了,这位学生很感到:“老师没有歧视我,我要对得起他!”以后班主任又在这位学生过生日那天,给他送了一份精美的生日贺卡,并题上:“我用心期待着您的进步。”后来这位学生终于彻底改过,并担任了班级的报纸管理员。

某班赵同学在中考前与同学推倒了校园里的砖垛,班主任没有训斥和批评,只讲了一句:“这样不好,你愿意和我一起重新把它堆叠起来吗?”说

完就捋起袖子干起来。那位同学红着脸,当即检讨了错误。老师笑着说:“不要紧,砖垛倒了可以重新堆叠,同样一个人走上斜路来只要重新回到正路上来,也还是一样的。”老师的信任和鼓舞使这位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后来, 这位学生直关心集体、严守校纪并被评上了“文明学生”。

一般说来,这类学生讲“哥儿们”义气,看重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如果教者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理,谅解他们的过失,(但不要迁就) 轻言提醒,行为示范,使他们从内心感到老师是关心爱护他们的,是够“哥儿们”的,那么也就获得了争取和教育这类学生的主动权。

②精于短中见长,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正像任何人都有缺点和错误一样,只要教者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任何一个差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倘若能够合理刺激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投其所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优化复习环境、提高复习效率是大有裨益的。不妨这样:喜欢画画的,可让他们负责班报的组稿和设计;喜欢打球的,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就交给他了;喜欢说笑调侃的,你让他编上几段,在紧张的复习间隙中轻松一下也未尝不可;爱管闲事、爱打抱不平的,让他当个纪律监察员什么的,不是用其所长吗?总之,哪怕是一块干柴,也要让他燃一堆火,亮一方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中考前夕,面对各类学生的种种表现,我们只要善于探索学生的心理奥秘,积极发掘其闪光点,放手让他们各显神通,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德育工作其“难者亦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