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生”“差生”概念的反思

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二中 胡继中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活泼地发展。”《纲要》为人们指明了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关键是要彻底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思想观念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构建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评

价体系,才能促进向素质教育转轨。在现今的教育实践中,那种陈腐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还根深蒂固地影响着甚至禁铜着人们,在基础教育阶段, 对学生发展达成度的评定,大体上仍是使用这么几个概念“三好生”、“优生”、“中等生”、“差生”。这里姑且不论“三好生”、“中等生”,仅就“优生”、“差生”谈谈笔者的管见。

我国目前虽然强调“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素质教育的机制并没有真正形成,衡量一所学校的好坏,评价校长和或教师是否称职,并不完全是看是否全面贯彻了教育方针、是否面向了全体学生。升学率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评价学校教师的标尺,升学率实质上还一直是学校教师的生命率, 其结果必然导致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违背教育方针、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片面追求升学率、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少数的“优生”身上,希望靠这些“优生”来提高学校教师的声望。对这些“优生”,教师偏爱、宽容,家长宠爱、迁就,亲朋夸奖、羡慕,使得他们产生优越感,滋长骄傲情绪,往往表现出自命不凡,在其他同学面前趾高气扬,看不起“差生”,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这些“优生”把绝大部分的时和精力都集中在各门学科上, 把目光盯在分数上,对学习尚能吃苦,而对学校组织的劳动和其它活动及体育锻炼却兴趣索然,表现出好逸恶劳、怕苦怕脏。一些学校教师对此视而不见,甚至还会“特免”参加。这些学生往往娇生惯养,听不得批评意见,但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稍遇困难,便惊慌失措、萎靡不振,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前些年,孙云晓同志的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 暴露了我国新一代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的缺乏生存意识、生活技能差和有一定的心理障碍问题,引起了巨大反响。因而这些“优生”,并不能真正算得上优生。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影响下,一些学校教师对那些不能给他们带来“荣誉”、显示“成绩”的所谓“差生”,关心不够,甚而放弃对他们的教育。有的学校以成绩高低分快慢班,将“差生”分离出来,有的教师对这些“差生”缺乏耐心,常常流露出明显的歧视和排斥倾向,对这些“差生”轻则训斥责骂,重则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得这些“差生”产生逆反心理,“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真心诚意地教育帮助他,也不会被理解和体谅,其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有的学生被冠之为“差生” 后,消沉、气馁、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失去了自尊心,即使学习成绩很差,他也心安理得:我天生长了一个黄鱼脑袋,不是块学习的料子;甚至有的学生习惯于认为自己是“差生”,以至有人说他是“笨蛋”、“傻瓜”、“蠢货”时,他也只是可怜巴巴地微笑一下,看到这样的学生怎不令人痛心疾首。

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争强好胜,可塑性大,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绝大部分不是智力的聪愚引起的,而主要是非智力因素方面原因造成的,只要注重调节学生心理、生理上的失调和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失衡,他们会学好的,要坚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见诸各类报刊的“转化差生”的经验文章就是明显的例子。大家也许知道,中外不少杰出人物少年时都是班上的“差生”,像美国的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中国清代大考据家阎若璩、当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等。

“优生”、“差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它是只注重和关心极少数“优生”的升学教育。它只重视知识的

掌握和积累,以考试分数定质量高低,而“差生”则遭到教育的遗弃。《纲要》要求教育者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发展人,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着力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因而“优生”、“差生”的观念,与素质教育是不相适应的。

中小学生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心理脆弱、承受力差,而且心理敏感、自尊心强,往往听到一两句赞扬的话语,他们就心花怒放、手舞足蹈;而听到一两句批评的言辞,他们就心灰意冷、头垂气丧。他们非常注重别人特别是来自教师的评价,但又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给予的褒贬性评价,因而对他们使用“优生”、“差生”这种认定性评价是不合适的。对于“优生”,要吸取早慧儿童被“捧杀”的教训,美国的杰勒德曾是 40 年代全美儿童智力竞赛中的明星,人们将他吹得神乎其神,他自己也飘飘然,不再努力,结果从智力顶巅状态上滑落下来。这难道不值得每一个教育者去深思吗?对于“差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一些学校制定了教师教育忌语,让损害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语言从教师语言中清除出去的做法是很值得提倡的。要相信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可以成才。

事物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发展的,人的发展也是如此。就群体而言, 其中个人与个人的发展不可能是齐头并进的,必然表现出个性差异,进步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有的“少时了了,大未必佳”,有的“大器晚成”,这完全是正常的合乎规律的。就个体而言,个人的发展不可能是直线式的匀速前进,因而用静止的观点认定某个学生是“优生”、“差生”,这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

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要转变“应试教育”下的“优生”观、“差生”观,应始终不渝地坚信:只要在适当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那么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达成度该如何去评定呢?我以为可以用“达标生”、“落标生”来认定,这就好像体育项目中的跳高运动一样,某个同学跃过了某一高度说明他在这一高度上达标了,如果没有跃过这一高度,说明他在这一高度上暂时落标了,这是不带褒贬色彩的客观认定“达标生”在达标后进一步努力,向更高目标冲刺,如果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可以称之为“特长生”;“落标生”在某一发展阶段暂时出现障碍,只要教育者把握时机,及时给予帮助,加上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越过障碍,成为“达标生”。达标生”、“落标生”的认定, 符合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由于目标明确,学生努力有方向、有信心, 教师指导有针对性,可以有效地克服“优生”、“差生”的认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强化了教师对待学生的平等意识,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促进了向素质教育的转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