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离北京不远,但是消息不通, 有隔阂,你们这次来了,要想法把消息沟通才好

1955 年冬天,香港大学以 E·C·布兰顿教授(英籍)为首的访问团 24

人和国民党元老陈友仁之子、香港著名律师陈丕士等 5 人越过罗湖桥,踏上了新中国的土地。

12 月的北京,已是天寒地冻。然而,冬天的阳光依然是那么灿烂。在冬日的阳光下,中南海内金壁辉煌的古老建筑越发显得灿烂夺目。

23 日那天,几辆黑色的小轿车缓缓地驶进中南海,沿着柏油路向紫光阁开来。在这座美丽的殿堂里,周恩来曾经接待过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今天,他迎接的又是谁呢?

汽车在紫光阁的台阶前停下,布兰顿等人走下来,周恩来伸出温暖的手, 迎接来自香港的客人。

访问团的客人十分复杂,其中大部分是抱着怀疑态度来看看的,他们对新中国大不了解了。周恩来的热忱给了他们最初的美好印象。

陪同周恩来接待访问团的有文化界著名人士楚图南、阳翰笙、沈雁冰、郑振铎、丁西林、张奚若等,以及外交部有关负责人章汉夫、黄华、雷任民等。

谈话中,周恩来说:“香港离北京不远,但是消息不通,有隔阂。你们这次来了,要想法把消息沟通才好!”他问道:“不仅是消息不通,交通也不灵,不通畅,香港到广州,广州到香港很麻烦,把它通起来好不好!”

周恩来的话引起大家的兴趣,布兰顿教授指着原港大毕业生石志仁说: “你们铁道部的副部长,很向往母校,如他愿意的话,

一定能想办法把这件事办好。”

周恩来高兴他说:“如果大家都赞成,就请副部长办好了。”这位铁道部副部长正是周恩来在南开时的同学,三十年前,周恩来访欧归来途经香港, 就是住在他的家里。

在热烈而亲切的气氛中,周恩来话锋一转,谈到北京、香港和广州之间的关系,他说:“这个问题是最切身与最现实的问题,我们希望关系更紧一些,更密切一些。”周恩来指出:“过去我们经常经过外交途径,把一些情况告诉英国代办处,我们希望今后不必都经过英国代办处,而和香港政府能够直接接触,这样会便于两个地方关系的增进,也就是香港和北京之间的关系。”

布兰顿表示,回去以后尽量发挥影响。

周恩来还提到,在座很多朋友与台湾有联系,希望他们对中国的统一问题多做贡献。

谈到英国民族的特点,布兰顿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就在战壕里等待着战争的结束,结果战争还是结束了,我们英国人的特点是有耐心, 我们应该忍耐。”

周恩来同意地点点头:“英国民族的特点是有耐心,我们要学习英国人的等待和耐心,我们更有耐心等待真理的实现。中国人民等了一百年,一个自由、民主的独立国家还是等出来了。”

布兰顿称赞中国人的耐心可以得到最高的分数。关于周恩来个人,如果在英国的话是可以得到奖品的。

谈到中国的建设,周恩来表示还刚刚开始,“我们需要一个和个的环境, 我们在文化上和经济上都很落后,比起西方国家和苏联部落后得多。”

布兰顿却说:“我觉得中国有这么大的面积,情况并不像总理说的这样。来了以后对中国人民的情绪了解到一些,中国人民有这种思想情绪,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当然这是需要时间的。”

周恩来的讲话,使这些过去对中国一无所知或受到帝国主义影响的朋友们,开始重新去认识一些问题。

20 日、27 日,周恩来两次会见了与香港大学英籍教授一同来京的陈丕士

等人,并在西花厅家中请他们共进午餐。

在第一次谈话中,周恩来热情称赞陈丕士的家庭是“国际家庭”、“外交家庭”。陈丕士的父亲陈友仁在大革命时期对革命很有贡献,支持过省港罢工。周恩来向他们详细介绍了省港罢工的情况,并一再赞扬以国民党左派著你的廖仲恺对罢工的历史功绩。

陈丕士很感谢周恩来对他父亲的评价。他说当时他在武汉外交部工作,曾与英国人谈判,由于自己年轻,争不过英国人,就去请教父亲。陈友仁告诉他:“你只需要向英国人说一句话就够了,那就是:中国人民不同意。”在座的有一位年轻姑娘,她是香港大学的学生,名字叫廖瑶珠。如今,

这位姑娘已是香港议员,全国人大代表。

姑娘直率地问周恩来:“香港问题怎么样?”

周恩来也直率地回答她:“香港问题我不能肯定他说,你今年才 21 岁,

到 80 岁还有 60 年,总有一天,你会看到香港问题得到解决的。”

周恩来寄希望于香港人民,他说:香港人绝大多数是爱国的同胞,他们愿意看到祖国前进。

在第二次谈话中,周恩来着重谈到在香港设立机构问题。

周恩来问陈丕士:“从律师的角度看,在香港用什么方式同香港政府保持接触最合适?”

陈丕士回答:“我认为在香港的中国人部愿意看到中国有一个正式机构设在香港,和大陆发生联系。”

周恩来恳切地希望他在香港多做一些和平工作,陈丕士答应一定尽力去做。

周恩来不无遗憾他说:“六年来我对香港了解得不太充分,注意得不够, 工作作得不够,现在接触了一下,知道那个地方大有可为。那个地方有那么多的中国人,都非常关心祖国,而且从来就看成那是自己的地方。”

访问团在中国大陆停留了三个星期,对新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当他们踏上归途,再次走上罗湖桥时,不禁留恋地回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