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不能阻挡我们的祖先来 往;殖民主义统治也不能妨碍中国同阿富汗人民的友谊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个内陆国家。

中国和阿富汗两国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和冲突,只有团结和友谊。中阿友谊源远流长。5 世纪,著名的中国旅行家法显曾来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访问;7 世纪,著名的中国学者和香客玄奘也曾到这个城市访问过。与此同时,阿富汗的居民也翻越帕米尔高原到过中国。后来,是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切断了两国友好的交往。

同中国近代历史所经历的遭遇一样,从 19 世纪 30 年代开始,英国入侵这个美丽的国家。同中国人民一样,阿富汗人民对外来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 1838 年至 1919 年,阿富汗人民 3 次抗击英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终于取得了民族独立。

正像周恩来所说的,帕米尔高原不能阻挡中阿祖先的来往,殖民主义统治也不能妨碍中阿人民之间的友谊。当两国人民摆脱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后, 传统的友好关系又恢复和发展起来。

1957 年 1 月 19 日至 24 日,周恩来对阿富汗五天的访问,把中阿两国的友好关系又推向一个高潮。

在 1955 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与阿富汗领导人开始接触,共同成为万隆会议的参加者和万隆精神的拥护者。所以,尽管这一次是周恩来第一次访问这个国家,但他对这个国家却丝毫不感到陌生,相反,却感到非常亲切。1 月 19 日,周恩来一行到达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达乌德首相举行了盛大的晚宴招待中国朋友。在宴会上,周恩来与达乌德彼此倾诉了这种友好的感情。

达乌德首相在讲话中说:

阿富汗同中国保持了几百年的密切的贸易和文化联系,我们彼此并不陌生。幸运的是,在我们两国人民之间这几百年的接触当中,我们的关系从来没有被分歧和恶感所损害。在悠久的过去,每当我们会晤和互相访问的时候,我们彼此都得到好处,而且促进了彼此的了解和繁荣。

⋯⋯

今天,我们在重新兴起的、觉醒了的亚洲再度会晤了,而且非常幸运,我们又本着友好和睦邻的精神会晤了⋯⋯

周恩来以同样的心情,同样的口吻答谢阿富汗人民的热情接待。他说:

在过去的许多世纪里,阿富汗和中国就曾经有过贸易和文化的密切联系。我们两国之间虽然有着帕米尔高原的阻隔,但是我们的祖先却翻越过险峻的山岭,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路”,进行了友好的往来。的确,在我们两国的关系中,从来没有战争和冲突, 而只有友谊和同情。

⋯⋯

同许多亚非国家一样,阿富汗和中国都热爱和平和正义。我们两国同许多其他亚非国家一起,在万隆会议上,为促进亚非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合作,为反对殖民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作了共同的努力。中国人民十分尊重阿富汗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友好地政策⋯⋯我们十分满意地看到,中阿两国的关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

第二天傍晚,喀布尔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整个城市一片洁白,空气格外

清新。这突然变化的天气,为这次访问增添了新的情趣。

在喀布尔的四天访问中,周恩来除了同达乌德进行会谈外,还参观了索罗比水电站。这座水电站建在离喀布尔东约 80 公里的喀布尔河下游的峡谷中,车队沿着喀布尔河岸走了两个多小时,经过了盖着皑皑白雪的小山所环抱的喀布尔盆地,也经过了为积雪掩盖的田野、房屋,以及由单峰骆驼和毛驴组成的商队。沿途,村民们聚在路边,举起手来向客人们致意,水电站工程工地的工人们也对周恩来一行表示欢迎。这个水电站完工后可以发 2 万 2 千千瓦电,比阿富汗目前发电量要多一倍以上。周恩来参观了水闸、隧道和发电站,并向西德工程师提出了许多关于这些工程的实际问题,这时,在周恩来心中正在酝酿回国后如何解决在中国存在的类似问题。

留下最后一天时间,周恩来访问了阿富汗南部美丽的城市坎达哈,送去了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对周恩来的访问,阿富汗各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为中阿两国友好关系打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