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不能治理好黄河,我们需要逐步摸索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不断解决矛盾,把黄河治理好

中国人民称黄河是母亲河。

1976 年 1 月 11 日深夜,一架国产小型运输机冒着凛冽的寒风,经北京、天津向山东黄河入海口飞去。在黄河口的上空,飞机开始盘旋,脸上还留着泪痕的张树迎和高振普抑制住悲痛的心情,把周恩来的最后一包骨灰撒向黄河那宽阔的怀抱中⋯⋯

选择黄河入海口做为撒放周恩来骨灰的最后一站,是因为周恩来对黄河有着深切的期望,是因为周恩来对象征祖国母亲的黄河有着无限眷恋的感情。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全长 5464 公里,流域面积 75 万余平方公里。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市自治区,最终注入渤海。这条中国的第二大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但是它在过去曾是中国人民的大灾祸。据史料记载,解放前 2 千多年

间,黄河下游溃堤泛滥达 1500 多次,较大的改道有 26 次,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惨重损失。几千年来,中国人世世代代想把黄河水害变为水利。汉朝贾让的治河三策中明确提出:“富国安民,兴利除害”的见解;近代的改良主义者康有为在三门峡咏砥诗中抒发了“吾欲铲平新巨蟑,扬帆碧海大河源” 的理想。然而,他们都没有能改变黄河的面貌,实现治理黄河的理想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曾经说:“历史是发展的,黄河在旧中国不能治理, 我们要摸索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不断地解决矛盾,总有一天可以把黄河治好。我们要有这个雄心大志。”

1957 年 4 月 13 日,对黄河除害兴利的关键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这项工程的兴建,不仅可以控制黄河上游水量的 92%,拦蓄三门峡以上地区的特大洪水,使河南、山东、河北、苏北、皖北等地 8 千万居民免

除洪水的威胁;而且可以灌溉黄河下游 4 千万亩土地,可以为三问峡附近地区的工业提供充裕而廉价的电力,可以发展黄河上的航运。为表达中国人民的心情,在黄河南岸狮子头的岩石上刻着一副对联:“根治水害有日,黄河变清有期”。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啊。

周恩来明确指出“三门峡水库的兴建,只是根治黄河的开始”,他要求水利部的同志充分准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认识治黄的客观规律。正像周恩来所说的,探索治理黄河的路于并不那么平坦,虽然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了,但是原来就存在的争论并没有停止。

1954 年底,黄河规划委员会正式提出《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

告》后,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被列为第一期工程的主要项目。1955 年 12 月 6 日,经国务院批准,刘子厚出任三门峡工程局局长,王化云、张铁铮、齐文川任副局长,工作逐步开展起来。

由于新中国缺乏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经验,三门峡委托给苏联专家进行设计。当时的规划思想是,对黄河泥沙采取拦蓄为主的方针,首先以三门峡巨大的库容拦蓄,同时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设想能大量减少泥沙来源, 从而维护干支流水库的寿命。根据这个设计原则,三门峡的设计蓄水位是海

拔 360 米,相应库容 647 亿立方米,水库回水末端到达西安附近,关中平原需大量移民。对这个设计规划,主要是对三门峡水库的淤积问题引起一系列争论。有人说,这个水库很快地淤死了,那么还有修的必要没有呢?有人说, 是不是把坝再提高一下呢?还有人说,把全部泥沙都放下去,不发电,不灌溉,就是将洪水拦一些,然后再放出去是不是可能呢?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后,这些争论还在继续。陕西省的同志要求重新商议设计方案,周恩来一直关注着黄河问题,他认为,这场争论是不可避免的,它反映了修建三门峡水库过程中还净在着没有解决的困难,肯于反映,敢于反映,而且敢于说出来,这是唯物主义者的态度。周恩来约请彭德怀和习仲勋到三门峡工地参加讨论。

为了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58 年 4 月 21 日至 24 日,周恩来在三门峡工地主持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现场会。这个会本来准备在北京开,为了同实际相结合,吸收持各方面意见的人参加,特别是持反面意见的人参加,周恩来决定改变会址,到三门峡现场召开。

4 月的三门峡工地春寒料峭,可是会场的气氛却十分热烈。与会同志畅所欲言,给了周恩来许多有益的启发。

4 月 24 日,会议的最后一天,周恩来综合各方面的争论和意见,作了长篇发言。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开会的目的是要听取许多同志的意见,特别是反面的意见,这个会是有意识的要听取许多同志的意见,树立对立面。” 他还说:“如果说这次是一个我们在水利问题上拿三门峡水库作为一个问题,进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百家争鸣的话,那么现在只是一个开始,还可以争鸣下去。”

周恩来认为,通过对三门峡的研究,来更好地总结根治水害,发展水利的问题,并可以把经验推广到其他的流域,对海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松花江、辽河等等总有好处。

由于黄河的灾害带有突然性,不一定那年出现最大的洪峰,黄河如果决口,四五省都要受害,一淹就是几十万人口,就是不决口,在洪水的威胁下, 防汛动员的人力也极大。因此,周恩来谈到修建三门峡的目标时指出:不能孤立地靠水库来解决防洪问题,必须联系配合各方面工作,最主要的是水土保持问题,根据这个原则,周恩来具体提出三点:首先以防洪为主,其他为辅;其次先防洪后综合利用;其三,防洪的限度是确保西安。

针对讨论会上大家认为拦泥措施不可靠,对淤积的预计没有把握,移民任务太大,周恩来在会上果断决定把原方案改为大坝按 360 米设计,350 米施工,初期蓄水控制在 335 米,以限制回水未端的影响,减少移民数量。

1960 年,三门峡大坝修成蓄水,实践证明,修改原设计方案是完全必要的。然而,黄河确实如一匹难于驯服的野马,问题很多,主要是在治理泥沙方面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完善的办法。淤积部分迅速向上游延伸,形成“翘尾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用厂大搞水土保持等各种措施。但是,水库如不改建,再过 3、5 年,水库淤满后遇上洪水,对关中平原会有很大影响。这时,各种意见又争论起来,有的人全盘肯定,认为应该按原规划继续在上游支流修拦泥库;有的人全盘否定,认为只有废除三门峡枢纽,甚至把大坝炸掉才能有出路。争论中,大家提出了各种修改方案。

1964 年 12 月 18 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治黄会议。本来三门峡改建的事计委批准就可以了,可是有些意见出入较大,不征求大家意见,周恩来不安

心。那段时间,周恩来的外事活动非常繁忙,但仍旧抽出时参加并主持了这次会议。周恩来指出:“黄河治理从 1950 年开始到现在将近 15 年了,但是我们的认识还有限,经验也不足,因此,不能说对黄河的规律已经都认识和掌握了。我们承认现在的经验比十五年前是多了,比修建三门峡枢纽工程时也多了,但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未知数要我们去解答:不管持哪种意见的同志, 都不要自满,要谦虚一些,多想想多研究资料,多到现场去看看,不要急于下结论。”会议的中心是讨论三门峡水库的改建问题,多数同志认为应将三门峡彻底改建,但又顾虑改建影响不好。周恩来教育大家:要有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有了错误要彻底改正。他还从战略的高度提出厂意见,他说:改建规模不要大大,因为现在还没有考虑成熟。总的战略是要把黄河治理好, 把水土结合起来解决,使水上结合起来解决,使水土资源在黄河上中下游都发挥作用,让黄河成为一条有利于生产的河。这个总设想和方针是不会错的, 但是水土如何结合起来用,这不仅是战术性的问题,而且是带有战略性的问题。

在讨论如何处理三门峡泥沙淤积问题时,周恩来要求到会同志提出方案。他看到林一山后对他说:“林一山同志,你有什么好办法吧?”林一山根据水库可以长期使用的理论,主张降低三门峡水库水位,以恢复憧关河段原黄河河床,即可解除对关中平原的威胁,同时,打开大坝底孔排沙,使水库泥沙进出平衡,将改造后的三门峡水库变成一个中型水电站。听到这里, 周恩来间道:“底孔排沙,过去有人曾经提出过,他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学生,叫什么名字啊?”有人回答:“叫温善章。”周恩来说:“要登报声明,他对了,我们错了,给他恢复名誉。”在场的同志都为周恩来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所感动。

为增加三门峡枢纽工程的泄流排沙能力,减轻水库淤积,有关部门提出“二洞四管”方案,即在大坝左岸打两条泄流排沙隧洞,把八条发电引水钢管中的四条改成泄流排沙道。会议讨论这个方案时,大多数人认为增加“二洞四管”还是需要的,但是个别同志仍旧反对这个方案,主张上游修三个拦泥库,只拦泥,不综合利用。为统一思想,周恩来做了大量工作。他在会上明确指出:“我看光靠上游建拦泥库来不及,而且拦泥库工程还要勘测试点, 所以这个意见不能解决问题。即使说过去水土保持做得不好,上游勘察工作做得不好,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电力部工作上都有错误,但是眼前的这个病怎么治?要回答五年内怎么办这个问题。反对改建的同志为什么只看到下游何道发生冲刷的好现象,而不看中游发生了坏现象呢?如果影响西安工业基地,损失就绝不是几千万元的事。对西安和库区同志的担心又怎样回答呢? 实施水上保持和拦泥库的方案还遥远得很,五年之内国家哪有那么多投资来搞水土保持和拦泥库,哪能完成那么多的工程。那样,上游动不了,下游又不动,还有什么出路?希望多从全局想一想。我也承认三门峡二洞四管的改建工程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是在想不出好办法的情况下的救急办法。改建有利于解决问题,不动就没法解决问题。改建投资可能多一些,但即便需要八九千万元,也不能不花,哪能看着问题下去解决!看问题要有全面观点, 要看到变动的情况。三门峡工程二洞四管的改建方案可以批准,时机不能再等,必须下决心。”

经过这次会议,对三门峡改建问题的争论少了,但是周恩来仍旧没有完全安心。他向有关同志一再强调,一切问题都要到现场去实践,通过实践,

不断总结,取得经验,然后再实践再总结。他说:“到现在我还担心二洞四管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要把事情想得太满,还可能会遇到困难,还可能发生预料不到的新问题,设计方面要多研究,施工时要和工人多商量,要兢兢业业地做。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提出来,随时给北京打电话,哪一点不行, 赶快研究。不要因为中央决定了,国家计委批准了,就不管了。因为决定也常会出偏差,会有毛病,技术上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更多。我再重复一句,决定二洞四管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既然决定了,就要担负起责任。大家要时常多想想。因为,黄河的规律还没有完全被认识。这一点要承认。我还要再三说一下,不要知道一点,就以为自己对其他都了解了,当时决定三门峡工程就急了点,头脑热的时候,总容易看到一面,忽略或不大重视另一面,不能辩证地看问题。原因就是认识不够。认识不够,自然就重视不够,放的位置不恰当,关系摆不好。”

1968 年,三门峡第一期改建任务胜利完成。从 1969 年开始,三门峡工

程进行第二期改建,经过四年的奋斗,到 1973 年完成,基本上解决了三门峡库区泥沙淤积“翘尾巴”的问题。这时,已经处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个消息,使陷于困境的周恩来露出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