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旧体诗词有颇高鉴赏力的周恩来, 亲自选定毛泽东的 3 首诗词放进
《东方红》中,并叮嘱要写出最好的曲子, 用最好的演员来演唱
在一次审查歌剧的过程中,人们惊奇地看到周恩来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径直地向二楼走去,不断地变幻着角度和位置,大家感觉到他是在看什么,仿佛又在听什么。他返回一楼后,又像先前那样尝试了一遍。当排练结束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周恩来是在感觉剧场的音响效果,琢磨如何才能让庞大的管弦乐队不致于压倒演员的歌声⋯⋯
熟悉、热爱旧体诗词并有颇高鉴赏力的周恩来,亲自选定了脍炙人口、气魄雄伟的毛泽东的 3 首诗词——《井冈山》、《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放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
周恩来多次叮嘱创作人员一定要写出最好的曲子,用最好的演员来演唱。因为这 3 首歌象征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 3 个伟大转折点。但在最初审排时,3 首歌曲的气势和效果都不理想。对此,周恩来立即动员北京所有著名作曲家都来参加创作,并择优挑选。
不几天,沈亚威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晨耕的《井冈山》,昌远和唐诃分别创作的《长征》脱颖而出。在两首高质量的《长征》曲谱难分伯仲之时,周恩来又委托音乐组负责人、著名作曲家时乐濛各取其精华,合二为一,有机地糅合为一首。
就这样,在既是政治家又熟谙艺术规律的周恩来的指导下,这 3 首诗词的政治内容与歌曲的艺术性十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其震天撼地的磅礴气势,极富感染力地本质地再现了当年的历史,并画龙点睛地深化了《东方红》的创作主题。
越是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周恩来非常珍爱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主张尽可能地将相关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优秀的民歌放到这部大型音乐歌舞史诗中去。他亲自审查了《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浏阳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等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歌。
但是,不能不看到,周恩来也为《东方红》这部传世之作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遗憾,这就是他把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一页——他亲自领导的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的八一南昌起义删掉了!
当时,周恩来对编创人员说:八一起义的方向不明确,大军到潮汕后就失败了。只有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才是正确的。因此,“有秋收起义就行了”。
人们兴许还曾记得 1961 年 7 月,周恩来招待参加电影创作会议的代表到香山休息时的情景。据当时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的陈播回忆:
他(指周恩来)也和大家一起去逛香山,和大家边走边谈。我当时也趁机和他同走一段路,询问他,八一厂打算将江西话剧团演出的《八一风暴》改成电影,是否可以?他却回答说,戏已经演过了,何必再拍电影呢?南昌起义的历史功绩,已有历史记载了,可是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起义后还是想找海口,争取外援,由于敌人强大,难以实现,起义失败了。要写电影,就要写这支部队在朱老总领导下,上了井冈山,才走上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
到 1965 年 1 月,周恩来就如何拍好电影《东方红》问题征求创作人员的
意见时,有人提出:影片如果不表现八一南昌起义“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一处不足”。他坚持说:“不必要增加这一场。”这时,参加会议的彭真感动地说:总理呀,八一南昌起义是革命的历史,应当增加,不要因为是您领导的,您就谦虚。周恩来笑了笑,也不再多作解释,只是重复说:“还是不要加这一场。”
在排练《东方红》的 60 多个日日夜夜里,这其中的每一场戏、每一段舞, 甚至每一个细节,都浸透着周恩来的智慧与心血。每一次分场排练,他都亲临审看;正式公演前预演了 8 场,他完整地观看了 5 场。每场结束后,他都亲自主持座谈会,征求并发表意见,争取每一个节目的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