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一平风波,在会议出现分裂危机的情况下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4 月 18 日,亚非会议在气候宜人的“花城”万隆隆重开幕。

在印尼国歌的伴奏下,神采奕奕,身着白色制服、头戴黑色贝蕾帽的苏加诺总统,在 5 个发起国总理的引导下步入独立大厦会场,然后发表了精彩的题为《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的开幕词。他说: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在我看来,这个大厅不仅容纳了亚洲和非洲国家的领袖们,而且容纳了先我们而去的人们的不屈不挠、不可战胜的不朽精神。他们的斗争和牺牲,为世界上最大的两洲的独立主权国家最高级代表的这个集会开辟了道路。

接着,苏加诺总统进一步强调:

我们属于许多不同的国家,我们有许多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我们的种族是不同的。甚至我们的肤色也是不同的。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大家是由比表面上使我们分裂的东西更为重要的东西联合起来的⋯⋯我们是由对种族主义的共同厌恶而联合起来的,我们是由维护和稳定世界和平的共同决心而联合起来的。”

苏加诺总统的开幕词,引起了各国代表的共鸣。

开幕式后,各国代表相继发言。绝大部分发言指出,会议应当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有助于消除殖民主义。会场上充满着友好与和睦的气氛,但是, 从下午最后一个发言起到 19 日,会议出现厂分歧和矛盾。有些代表的发言或因偏见,或因受到挑唆,或因不明真相,偏离了会议议程。有的攻击“共产主义统治是一党专政和独裁”,声称共产主义是一种“颠覆性的宗教”;有的提出中国在边境省份设置自治区意味着共产主义对邻国的“渗入和颠覆活动”,并提出了华侨双重国籍问题。会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如果处理不当, 就必将使会议陷入混乱,形成分裂之势。

各国代表的目光始终注视着周恩来,有的同情和焦虑,有的幸灾乐祸。这时,周恩来镇定自若、不急不躁,静静地听着、思考着。他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决定将原来的发言改为书面报告散发,而利用休会的短暂时间另行起草一个补充发言稿。不一会儿,一篇内容极其精彩的即席讲话稿就准备好了。

下午 4 时 45 分,大会主席宣布:“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发言”。话音未落,会场就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时,会场所有的座位都坐满了人,

没有座位的地方也站满了人。周恩来从容地走上讲台。

转瞬间,水银灯一齐亮起来,照像机一齐动起来。没有人不意识到这一刻的重要。不管是采访记者,还是与会代表,而且连来宾席上的外交官也都掏出了笔记本。

周恩来在作了简要的说明之后,转入正题。他首先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会场一片肃静,人们心里悬着的一块石义落地了。

全场都在屏息倾心周恩来下面的发言:“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就是我们“在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因此,“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接着,周恩来心平气和地解释说:所谓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信仰自由、害怕中国进行“颠覆活动”和中国的“共产主义威胁”等,是不存在的。他侃侃而谈。这是因为:

第一,“不同的思想和社会制度”,“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我们亚非会议既然不要排斥任何人,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第二,“中国是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 但是我们尊重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同的宗教信仰,“并不妨碍中国内部的团结”,“中国代表团中就有虔诚的伊斯兰教的阿訇”。

第三,中国人民“经历了近 30 年的艰难困苦的过程,才终于达到了成功”。所受苦难“数也数不尽”的中国人民,“最后才选择了这个国家制度和现在的政府”。“中国革命是依靠中国人民的努力得以胜利的,决不是从外输入的,这一点连不喜欢中国革命胜利的人也不能否认。”“中国古话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反对外来干涉,为什么我们会去干涉别人内政呢?”“华侨双重国籍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但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却准备与有关各国政府解决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至于说“在中国境内有傣族自治区”,便是“威胁了别人”,这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他们既然存在,我们就必须给他们自治权利。好像缅甸有掸族自治邦一样,在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都有他们的自治区。中国少数民族在中国境内实行自治权利,如何能说威胁邻邦呢?”

周恩来宣布:为了不使会议陷入争论,中国决定在会上不提“解放自己的领土和沿海岛屿”以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问题”。

讲话结束时,周恩来诚恳而亲切他说:“我们是容许不知真相的人怀疑的。”但是,“中国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你们什么时候去都可以。”“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 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据周恩来当时的翻译浦寿昌回忆说:

周总理讲话的整个过程,大厅里鸦雀无声,楼上是记者席,挤满了人,可是没有一点声音。后来他们描述说,如果当时掉一根针在地上都能听见,非常安静地听总理讲话。

周恩来这篇避免陷入意识形态争论的引人入胜的发言,只有 18 分钟,却

成为两天以来会议的高潮,使与会各国代表认识了新中国同亚非国家发展友

好合作的诚恳与善意和对和平的真诚愿望,看清了新中国确实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人们心中的担忧被驱散了,对会议的成功又充满了希望。

周恩来的话音刚一停住,会场立刻就爆发出长时间掌声与欢呼声,整个会议大厦为之沸腾了。

主持会议的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还有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等国代表纷纷离座,去同周恩来握手。甚至连最初对中国持不友好态度的代表都称赞:周恩来的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十分和解,表现了民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