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一次又一次地紧握创业 者们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深情地说:“你们辛苦了!⋯⋯”

根据国家建设的急切需要,1960 年 1 月,时刻牵挂着橡胶事业发展壮大的周恩来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橡胶生产的指示。

  1. 月 9

    日,周恩来又来到全垦区最早建立的农场——西联农场。这时正是西联农场和全垦区经济最困难的时期。这些创业者们每天只能分到二三两米,要靠上山挖木薯、摘野果、采野菜充饥;水肿病流行,饥饿威胁着他们的生命,有的倒下了,剩下的人面对每时每刻都可能到来的死神的威胁,仍咬紧牙关,为新中国橡胶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默默无闻地奋战在莽莽胶林中。

在这艰难的时刻,周恩来带着党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与问候,来到这些创业者身边。他深为新中国植胶人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在茅屋里、田畴间, 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紧握他们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深情地说:“你们辛苦了!⋯⋯”

人们看到,周恩来在握手时,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总是友善而专注地看着对方。对他来说,这是信条:对人就是要尊重。而表达尊重的标志,就是在自己的眼睛中要有这个人。周恩来这种待人以诚的风姿,深深地打动了创业者的心。

“我们的干部要学会做工作,首先,要懂得尊重人。”这是周恩来的口头禅。

周恩来来到“天任”、“蔡惠”橡胶园。这是檐县爱国华侨 1919 年从南洋引种,经过于辛万苦的培育,才获得成功的两个象胶园。它是新中国发展橡胶的主要采种基地,是新中国橡胶事业的发祥地。

在胶园里,周恩来一眼就认出了 3 年前在北京会见第三次全国妇代会代表时,曾经握过手的女胶工。他冲口而出,兴奋地叫着“叶娣!叶娣!”

叶娣哭了,在场的许多男女胶工也哭了,他们为一个泱泱大国总理竟能一眼认出在几年前只有一面之交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工感动了!

叶娣,是 50 年代初从南洋归国后到西联农场的 8 位女侨胞之一。她们是

新中国的第一代割胶手,是先进割胶技术的传播者。叶娣回国时只有 23 岁。

由于她管理的橡胶树长得又粗又壮,产量名列前茅,因而于 1957 年 9 月作为

8 位女侨胞的代表出席了全国妇代会,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总理。

随后,场党委书记把割胶辅导员郑红芬介绍给周恩来。周恩来立刻亲热地伸过手去,紧紧地握着,摇动着。心情激动的郑红芬一时竟不知说什么才好,过了好一会儿,才从嘴里进出一句短话:“总理,您辛苦了!”“不,是你们辛苦了!”周恩来问郑师傅是哪里人,是什么时候来胶园工作的?郑师傅动情地诉说着:自己是个华侨,13 岁就在国外跟父亲割胶。后来被殖民主义者抓进集中营。1951 年祖国把她从苦海中拯救出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周恩来饶有兴味地听着越说越激动、越说话越多的郑师傅讲述自己的过

去。

“现在生活习惯了?”周恩来问。

郑红芬回答道:“习惯了,政府照顾得可周到了,连我们设想到的,政府都替我们办了。”

参观中,周恩来详细询问了橡胶品种、生产情况和产胶能力,以及一个工人每天能产多少胶等等。

郑红芬选了两棵胶树为周恩来作割胶表演。兴致勃勃的周恩来也操起胶刀,请郑师傅教他割胶。

在胶园,周恩来深情地抚摸着那一棵棵历经风霜、刀痕累累、己有 50 多年高龄的“老祖宗”树,仔细地观看着从割线上汩汩涌出、叮叮咚咚落入胶杯的洁白胶乳,语重心长地说:“橡胶树,我们自己有了,我们要多产胶! 我们国家很需要橡胶呀!”“我们国家的建设,要立足于自给,像胶也是如此。”

接着,周恩来同郑红芬、叶娣,周香等合影留念。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 至今一直挂在西联农场的会议室里。

周恩来来到胶乳加工厂,整个工厂顷刻之间沸腾起来。他向工人们握手致意并问好。工人们个个都感觉到周总理手上有一股暖流,流向了他们的整个身心。

周恩来向工厂领导逐一地询问了胶乳厂工人人数和他们的学习、生产、生活情况。

在于胶制片车间,周恩来看到工人在吃力地操作着笨重的压片机,便走近一位工人身旁,关切地问:“能不能改装一下呢?”“能不能搞个电动压片机啊?”“能!”工人回答说。周恩来高兴地说:“那就搞一个啊!”然后,周恩来叮嘱车间党支部书记者陈说:“在各个生产环节,都要尽可能地用机械和电力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话语间,充满了周恩来对工人的体贴、鼓舞和支持。后来,电动压片机仅用 10 天时间就制造出来了。

离开车间时,周恩来又问老陈:“你们还有什么困难?”老陈说:包装浓缩胶乳的铁桶不够用,影响正常生产。周恩来当即同随行的省、区领导人商最决定后,对老陈说:“一个月内就给你们解决。”就在一个多星期后, 成批的铁桶陆续运进加工厂,积压了数十吨的浓缩胶乳的包装问题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