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在签字仪式上说:条约和协定的签订, “对于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2 月 14 日,是象征中苏两国友谊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的日子。这天上午, 中国政府代表团被邀请到克里姆林宫参加中苏友好条约和协定的签字仪式。两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斯大林亲自出席,为签字仪式增添了隆重而欢快的气氛。

在签字仪式上,毛泽东、斯大林站在正中间。周恩来和维辛斯基端坐在签字桌本国国旗一旁,分别全权代表两国政府,郑重地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和《中苏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条约》明确指出:中苏两国之间的“亲善邦交与友谊的巩固是与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条约》规定:为反对侵略和保卫和平, 中苏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两个协定分别规定:(一)苏联放弃在中国享有的特权,在 1952 年来以前将中苏共同管理的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及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给中国政府。不迟于 1952 年末,苏联军队从旅顺口撤退,并将该地区的

设备移交中国,中国政府负责偿付苏联自 1945 年以后在此处的建设费用。对日和约缔结后,必须处理大连港问题,大连的行政由中国政府管辖。(二) 苏联政府在 1950 年到 1954 年内,以优惠条件贷款给中国 3 亿美元(年利 l

%),作为中国偿付苏联所交予的机器和器材之用。

这些条约和协定的签订,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首次访问苏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周恩来满怀喜悦心情,在签字仪式上发表演说。他说:条约和协定的签订,“对于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说来,是特别重要的”,“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苏两国这种“为和平、正义与普遍安全而携手合作” 的举动,“不仅是代表中苏两国人民的利益,同时也是代表东方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的利益”。

签字仪式后,斯大林举行招待会,热情地款待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中苏两国官员其乐融融,互致问候。

斯大林兴致勃勃地举杯,向毛泽东祝酒:毛泽东同志,祝贺您访苏圆满成功!

毛泽东欣然干杯后,回敬一杯:感谢斯大林同志的盛情款待和真心帮助, 祝愿斯大林同志健康长寿!

部长会议副主席维·米·莫洛托夫和米高扬、维辛斯基在给毛泽东敬酒

之后,特地来到周恩来面前敬酒。他们在受斯大林指派后,在同周恩来的接触与交往中,对周恩来那东方的儒雅与魅力,严谨精细、虑事周密的工作作风和话锋敏锐、超群绝伦的外交才干,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为此, 米高扬在给周恩来敬酒时,幽默地说:“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取政权的原因了。”

周恩来爽朗地笑着说:“米高扬同志,不久,你还将会看到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人民,建设起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2 月 14 日晚,为了庆祝中苏两国谈判获得圆满成功,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在“大部会饭店”举行盛大鸡尾酒会。斯大林满怀欣喜之情,破例率领苏联党政军领导人出席酒会。各新民主主义国家驻苏联大使、苏联各界知名人士和各国记者也出席了酒会。各方宾客济济一堂,共有 500 余人。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两巨头的毛泽东和斯大林,自然成为酒会注目的中心人物。

兴奋中的周恩来临场不拿讲稿致祝酒词,把他无以伦比的讲演才能淋漓尽致表现出来。据师哲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周总理致祝酒词。由费德林担任翻译,他手里拿着周总理的俄文讲话稿。周总理临场未拿稿子,2000 余字的祝酒词竟说得与原稿一字不差。”周总理的祝词激动人心,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也许是受周恩来祝词的感染,经过一轮祝酒之后,斯大林起立,以轻松愉快的语气致词。他说:今天的这个场面热烈非凡,洋溢着友谊和团结的精神,预示着欣欣向荣的未来。中苏友好兄弟情谊要保持下去。周恩来都说过了,也代表了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