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霞

分析化学家(极谱)。1919 年 7 月 10 日出生。浙江省萧山县人。11 岁时跟随父亲到上海才开始念书。父亲在中华书局当编辑,是一位埋没了的书法家,收入很少。她中学毕业后考上了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但由于父亲的失业,使她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19 岁时当上中学教员,挣钱补贴家用,照顾父母。

1940 年,高小霞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父亲不久去世了,家庭生活又陷入困境。为了不再失学,只得半工半读,白天听课,晚上做家庭教师。在这里,她遇到了知音,她班里的才子徐光宪。徐光宪在班里的成绩总是第1 名,而高小霞也总在前 5 名。1944 年大学毕业后,徐光宪在宝华化学厂当了技术员。后来,高小霞也进了这个工厂。双方谈得多了起来。不久,他俩就相爱了。

抗战胜利后,高小霞到安徽孔灵农业中学任教半年。她常给在母校当助教的徐光宪写信,大家互相鼓励。1946 年,高小霞回到上海与徐光宪结婚, 后又失业。半年后,她进入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工作。1947 年,徐光宪向姐姐借了一笔钱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读研究生。半年后,徐光宪在该校当了助教。但经济仍拮据,幸好有唐敖庆同学的热情资助,高小霞才能于1948 年赴美国留学。

在美国,高小霞仍然是半工半读,白天在康奈尔大学医学中心当分析工(有一段时间还为洗衣铺清点衣服),晚上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分析化学。

由于高小霞的勤奋刻苦,只用 2 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硕士课程,取得了硕士学位,在《微量化学学报》上发表了论文,得到导师的赞赏。

身在异乡更思念祖国,1950 年高小霞毅然放弃攻读博士的机会,决定与徐光宪回国。当时美国方面只允许广东籍华侨回乡探亲,高小霞、徐光宪便机警地冒充广东华侨于 1951 年 3 月回到祖国。

回国后,高小霞和徐光宪都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高小霞边教学边进行科学研究,执着追求,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北京大学从讲师到副教授到教授,直到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成为著名化学家,1980 年 11 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她还是国务院第 1、2 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化学会第 21 届常务理事。

高小霞在实验室工作(1990 年)

高小霞从 50 年代初就致力于电分析化学研究。40 多年来,她在这个领域中的极谱催化波方面,无论是催化波的机理还是实际应用,都取得了系统的、有创造性的成果。尤其是铂族元素催化波和稀土元素配合吸附波研究及

应用,具有中国的特色。这些成果已总结在《铂族元素的极谱催化波》以及她主编的“分析化学丛书”(共 29 册,科学出版社)的《极谱催化波》等专

著中。她曾获 1982 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获 1988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高小霞领导的小组在极谱催化波的机理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并

将稀土元素的配合吸附应用于微量稀土使农作物增产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果。

高小霞治学态度一贯认真、严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特别注重研究与祖国建设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