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会的艰辛历程

中国化学会建会初期,化学前辈艰苦努力,自筹经费、办年会、创刊物,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化学研究、化学教育的发展。通过学术活动,团结组织了广大化学工作者,中国化学会到 1948 年会员人数发展到了 3000 余人。

1949 年后,中国化学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 1966 年前先后召开了 3 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配合国家科学规划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举办了多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到 1963 年已有 6000 多名正式会员,在北京建立了会所和小型报告厅、阅览室等,已初步成为“化学家之家”。分布在各地的化学会会员在名自的岗位上为建设祖国做出了积极贡献,使学会活动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局面。十年动乱期间,学会活动被迫中断。1976 年后,学会工作又活跃了起来。在 1978 年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上海年会以后,配合“四化”建设的需要,学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到目前为止,中国化学会恢复和创办了 5 种化学期刊,交流的学术论文达 3000 多篇,相当于 1949

年前全部年会上宣读的论文篇数 6 倍以上。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

区都成立了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据不完全的统计,到 1992 年会员达

  1. 万多人。通过学术活动,活跃了学术思想,交流了科研成果,推广了化学应用,培养了化学人才,普及了化学知识,开展了国际学术交流,为促进中国化学科学和教育事业以及化工生产建设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2 年,中国化学会在北京举行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 50 周年学术报告会。老、中、青化学家欢聚一堂,进行思想和学术交流,会议非常成功。著名化学家王序和张青莲还为大会献诗,以示祝贺。王序的诗:

悠悠历史几千年,与天奋斗战自然。聚众人才广思议,报国效民肩重担。尔今成立五十载,喜庆化学花满园。莫畏四化路途难,互勉共进齐登攀。

张青莲的诗:

湖山依旧是金陵, 丹桂飘香远益清。初度五旬庆学会, 媒催四化为中兴。

1992 年 8 月 23 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 60 周年大会。

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大会主席王夔宣读了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温家宝写来的贺信。温家宝在信中说:“中国化学会历史悠久,人才荟萃。60 年来特别是 1949 年 10 月以来,中国化学会在团结广大化学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 培养化学人才,提高化学教育水平,促进化学研究、应用和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代一些先驱者如侯德榜、庄长恭、曾昭抡等化学家,曾

以毕生精力促进化学在我国的发展。90 年代我国经济、科学和综合国力都要在整体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10 年。在这个过程中,化学学科不仅担负着认识自然运动规律的任务,而且在资源、人口、环境、能源、粮食、人类健康和工农业技术进步等方面,都肩负着艰巨的责任。”温家宝希望中国化学会进一步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主义和创业精神,开拓进取,探求未知,繁荣和发展化学事业,促进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工业、农业、科技、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台湾省化学会会长董世芬也在会上讲了话,对中国化学会成立 60 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化学与化工、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和海峡两岸的合作与交流提出了希望。

84 岁的张青莲教授代表老一辈化学家在大会上致词。他说:“中国化学

会建会初期,会员只有一二百人,现在发展到 3 万多,加上台湾的 7000 多,

实际上现在中国化学会有 4 万多会员,比建会初期的人数增加了 300

倍⋯⋯”他看到 60 年来中国化学会和中国化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感到特别高兴,赋诗一首,以表庆贺:

学会欣荣六十年, 峥嵘岁月忆先贤; 前瞻世纪迭新日, 气象光明更万千。

不少学者名流,为祝贺中国化学会成立 60 周年也书写了贺词、贺诗。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原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卢嘉锡院士的贺词是:

忆六十年岁月

为发展祖国化学事业尽心竭力

看二十一世纪 再团结几代英才大展宏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张存浩院士的献诗是:

竹苞松茂六十秋, 华枝瑞实美神州, 革改情切春潮急, 携手登攀展鸿猷。

中国化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化学世界》主编、93 岁的王箴先生写道:

弘扬化学,兹为■矢, 造福人民,功在百世, 六十周甲,迈步方始, 任重道远。跃马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