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翔

生物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 1916 年 3 月 19 日生,浙江省吴兴县人。历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生物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

张龙翔 193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9 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生赴加拿大留学。1942 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化学系哲学博士学位。1942

—1944 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化学系著名有机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安德森(R.J.Anderson)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44 年回国后,在桐油研究所(重庆)任研究员。1946 年到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担任普通化学、有机化学、有机分析等课程的讲授,并在化学系首次开设生物化学课程。1955 年转入生物系任教授,讲授生物化学、酶学、蛋白质化学等课程并开设生物化学专门化大实验课。1956 年与沈同(生物化学家)等共同建立我国高等学校第一个生物化学专业。

张龙翔具有高超的实验技巧,这是笔者亲眼目睹的。有一次上有机分析实验课,有一个实验做不出结果,在座的讲师助教们皆束手无策,刚好张龙翔老师开会回来,也许是对学生实验不放心,他走进实验室,只见他操作娴熟,用量准确,干净利落,很快地得出结晶,令人叹服。事后一位讲师说: “别人穿西装不敢进实验室,他敢;别人做不出的实验,他做出结果!”

张龙翔早期研究结核菌脂质的化学,他发现在含葡萄糖培养基中生长的结核菌产生的蜡与甘油培养基中生长的结核菌产生的蜡不同,它只含低熔点蜡。1946 年他在北京大学化学系继续进行葡萄糖高级脂肪酸酯的研究工作, 先后合成了软脂酸葡萄糖单酯、硬脂酸葡萄糖单酯、葡萄糖混合五酯等多种化合物,发现软脂酸或硬脂酸的葡萄糖单酯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并观察到软脂酸葡萄糖五酯呈现同质多晶现象。1956 年他确定了以分子生物学前沿之一——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为研究方向,研究了胰蛋白酶自溶作用,分离并结晶出 3 个具有酶活性的分子,确定了它们化学结构的变化。80 年代初,他的研究课题扩展到蛋白质分子的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的领域中,从分子水平上开展了大熊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M 以及相近哺乳动物小熊猫、黑熊、狗和猪的同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对比研究,证实大熊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M 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认为大熊猫在食肉目中应列为独立的一科——大熊猫科。这项研究成果,作为生物学系大熊猫的生物学研究内容之一,获 1986 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5 年以来,张龙翔的研究重点转到蛋白质工程方面,开展胰蛋白酶的分子设计与工程的研究。这项研究将利用胰蛋白酶晶体结构分析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和辅助设计,重新设计胰蛋白酶分子,再通过

基因工程定位突变、基因剪接、片段置换等手段,来产生突变型胰蛋白酶分子,以提高它的稳定性和对底物的专一性,并探索获得高稳定性、多功能蛋白酶及其在实践开发利用的可能性。这项研究计划得到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的支持,并已在 1987 年被有关部门批准在北京大学建立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张龙翔认为生物化学是一门发展很快的边缘学科,要在这一学科领域中卓有成效地进行科学研究,除了要有坚实的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外,重要的要善于了解这一学科的前沿发展,敢于向新的研究方向探索。在具体选题上,既要注意课题的先进性,又要考虑现实条件的可能性。生物化学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往往需要较高级的设备条件,没有相应的手段,就很难开展工作。一旦选定课题后,就要锲而不舍,尤其是基础研究工作,只有坚持数年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他还认为,我国科技工作者即使从事的是基础研究,也要注意研究成果的开发与应用,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生物化学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