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乾圜

环境化学家和有机化学家。1929 年 10 月 20 日生于四川重庆。195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在著名化学家邢其毅教授指导下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52 年 7 月到 1960 年 7 月历任北京

大学助教、讲师和系秘书等职。1960 年 7 月到 1984 年 5 月历任北京工业大学化工系、化学与环境工程系讲师、副教授、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1984 年任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教授,1986 年以后兼任癌化学与生物工程中心主任。1984 年以后任北京市市政府化工专业顾问。1984 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57 年戴乾圜在导师的指导下,发明了氯霉素新合成法,但这一成果因为发明人被不公正地指责为走“白专道路”而淹没无闻。1968 年该法被意大利卡洛·埃巴公司用于大规模生产,直到 70 年代,中国一个考察团到国外考察氯霉素生产,才得知意大利非常先进的氯霉素生产工艺竟是中国人发明的。1972—1975 年,戴乾圜应中国产业部门要求对氯霉素合成法再度研究, 使工艺和化学水平又有大幅度创新。他在工作中解决了若干重要的立体化学问题,如解答了长期存疑的氯霉素前体立体选择性还原趋归的机理。他首先提出的 1,3-二氧六环的立体化学,在六七十年代取得广泛而富有成果的研究。他对硼氢化锌高度立体选择性还原的发现,在日本、朝鲜等引起了反响。

戴乾圜提出了双区理论,用化学活性首次合理解释了各类致癌剂结构性能的关系。他在结构致癌性能关系的研究中,收集了约 50 个有可靠动物实验的多环芳烃样本,通过大量的量子化学计算,力图逼近多环芳烃的代谢趋归。他发现:化合物在体内发生致癌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在体内产生两个活泼烷化反应中心,而两中心利于致癌潜力的最优距离为 2.80—3.00A,这正好与 DNA 两股互补碱对以氢键结合的各亲核原子间距离相匹配。于是提出假说:当变异使转录酶基因以极小的几率转变为逆转录酶基因时,则通过逆转录酶基因感染周围正常的 DNA,经历潜伏期而使细胞癌变。并且指出:此种机理对化学、病毒和物理致癌作用都普遍适用。双区理论的转录基因致癌说提出 8 年后(即 1987 年)被美国科学家的实验所证实。但在当时却与占统治地位的致癌基因说相对立。致癌基因说认为:诱发癌变的基因是一种异常有害的基因,它源于一切生物的祖先——病毒,虽经长期演化仍然残存于正常细胞中。双区理论则认为:诱发癌症的基因是生命活动最为重要的,即控制转录的基因。双区理论的特定双功能烷化观点,成功地定量推广于烷基多环芳烃非交变烃、N-亚硝基化合物、偶氮染料系和芳胺等,使过去令人迷惑不解的结构致癌性能关系成为合理的结构化学活性关系,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好评。量子化学在成功预言化学行为上不乏先例,但在预言生物现象上双区理论可能是第一个成功的例子。

双区理论发现 DNA 互补碱对的横向交联,是致癌的关键步骤。因此,设法使抗癌药减弱互补碱对间交联,而强化非互补碱对或股内碱对间交联,可能有利于只杀死修复能力弱的癌细胞,而对修复能力强的正常细胞不引发致癌,从而发展高选择性抗癌药。80 年代以来,戴乾圜主持新顺铂类似物的合成,发现与预想平行,多数药物表现高活性和低毒性,这一工作引起国际同行的注意。第 10 届国际药学大会特邀他主持抗癌药分会并作题为“致癌机理与抗癌药设计”的报告。1985 年他婉言谢绝美国布勒斯特-迈尔公司副总裁道罗斯博士对其赴美的邀请。现在他已得到疗效指数优于当代最佳抗癌药的样品,经国家药物检验所证明,已可列入开发阶段。现在他开发的抗癌药已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此外,戴乾圜在亲电加成反应的量子化学模型、整类化合物的自动人工智能量子化学模型(一揽子分子轨道法)、液态晶体合成和应用、共振论定量地推广用于激发态和可逆反应行为等,都有显著的成就。他既能从事理论计算又能从事实验工作,是位全面发展的科研人才。

戴乾圜不仅科研上取得重大成果,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有机化学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他讲课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极富启发性。主要是他总是走在科学研究新思潮的前列,因此他的讲课有很高的科学水平。

戴乾圜 1995 年 8 月当选为欧洲文理学院(又称欧洲科学院)通讯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