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宪

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字陶民。福建省福州市人。生于 1893 年 11 月

24 日,卒于 1959 年 8 月 8 日。1910 年毕业于福州第一中学,后进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因愤于我国海军落后,初学造船工程。因受赫胥黎“生命的物理基础”一文的影响,2 年后改习化学。1916 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留校任化学系助教。1917 年进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系,成为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福林(Otto Folin)教授的研究生,进行血液化学研究。1919 年以优异成绩获博士学位,被授予奖学金研究员,继续随福林教授进行研究。在博士后的 1 年内,他独自完成了改进血糖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这一方法远远超过了当时通用的本尼迪克特法。福林说:“这值得得第二个哲学博士学位。”后来的学术界认为,如果没有吴宪改进的血糖测定法,后来的胰岛素发现会推迟。

吴宪于 1920 年回国,任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助教,1 年后升为讲师,继而主持生物化学系,1924 年升为副教授,1928 年晋升为教授和生物化学系系主任,一直到日军占领该医学院时离职。

吴宪于 1921—1927 年任中国科学名词编审委员会化学组委员,1934 年任中国生理学学会会长,1935—1937 年,在北平协和医学院是三人领导小组成员,执行院长职务,并任《中国化学会会志》编委,1936—1938 年任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

在国外,吴宪曾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和美国生物化学家学会会员,德国自然科学院荣誉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营养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以及美国亚拉巴马州科学院院士。

吴宪于 1944 年 3 月赴重庆,在中央卫生实验院组织营养研究所工作。

同年 8 月,作为营养专家被派往美国进行考察。回国后任营养研究所所长兼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

1947 年吴宪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出席在牛津举行的国际生理学会议。会后途经美国被聘为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访问学者,1948 年被聘为研究员。1949 年 9 月任亚拉巴马医学院生物化学系访问教授。1952 年 10 月患心脏病,次年 9 月退休,移居波士顿,专心著述。

在 20 年代初期,吴宪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写成的《血液系统分析法》, 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手段,因用血量少、方法简单、数据准确,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为现代临床化学奠定了基础。

吴宪从 1924 年起用各种方法使蛋白质变性,这些研究结果使他得出这样的理论: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蛋白质分子由折叠而变为舒展。这是蛋白质变性的第一个合理的学说,从而给“变性作用”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这一理论,后来得到更多的实验结果证实,使蛋白质大分子高级结构的研究,取

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吴宪在当时已接触到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为蛋白质大分子高级结构研究开了个好头。

从 1927 年起,吴宪对素膳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他用大白鼠传种数十代, 观察了纯素膳与荤杂膳的营养价值及其对生长、生殖、基础代谢、自发活动以及对寿命的影响等。这些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身材一般较矮小,其原因是由于所吃的基本上是素膳,其中蛋白质的生物价值较低,钙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成分较少。根据当时的经济情况,为了维持人民的健康,在他主持下,于 1938 年第一次制订了《中国人民最低限度之营养需要》的标准。在此期间,他对我国的食物首先进行系统分析,并编著了我国第一部《食物成分表》。他的著作《营养概论》内容丰富,既是一本简要的参考资料, 又是一本通俗读物。此外,他在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免疫化学以及氨基酸的代谢方面都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

吴宪教授非常热爱祖国。他以一部分精力致力于营养学研究,并非单纯为了学术上的探讨。他从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试图改进国民膳食构成,增强中国人民的体质。他以实验为依据,批判了个别西方人认为亚洲人身材矮小是遗传的、是不能改变的错误观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配战后救济物资的一次会议上,有一个曾在中国工作多年的外国人声称:中国人的肠胃适于素食,只给中国豆粉即可,勿需将牛奶粉等食品运给中国儿童。吴宪对此极为愤怒,当即予以驳斥。直到晚年,仍拟回国建立他念念不忘的“人类生物研究所”,并始终保留其中国国籍。

亦师亦友的生物化学家范·斯莱克(Donald Van Slyke)教授,回忆他在北平见到正当黄金年华的吴宪时说:“他的闪光的学术思想,美妙技术, 人们只有在他工作时亲眼目睹,才能确切地领会到。在当今生物化学开创中,他是伟大的领袖之一。”吴宪是我国 20—30 年代化学上的巨人。

吴宪对同事说:“我的座右铭是三真,即真知、真实和真理。求学问要真知,做实验要真实,为人要始终追求真理。”他一生忠实地贯彻这一铭言。他有一颗图章上刻着“博学,审问,慎思,试验,明辨,笃行”,他自己就是这样自勉的,也是这样亲身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