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僖

高分子化学家。1921 年 1 月 16 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4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48 年获美国里海大学科学硕士学位。1953 年任重庆塑料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后历任成都科技大学副校长、高分子材料系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和西南石油学院等校教授、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化工学会副理事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油田化学》主编。

徐僖是中国最早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专家之一。 1948 年在美国留学期间研制成功五棓子塑料。50 年代初,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塑料厂——重庆塑料厂和中国高等院校第一个塑料专业。他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内容涉及力化学、流变学、油田化学、光化学和摩擦学等多个领域。他的研究成果“高分子固体滑润剂”和“金属冷挤压新工艺”获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发明奖等。

徐僖还是位教育家。40 多年来,他为中国培养了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6000 多人,培养了研究生近百名,他是中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之一。

徐僖还在上初中时就很有骨气。1933 年他在上海租界一所教会学校读书。在学校召开的家长座谈会上,有位同学的家长吐了口痰在地上,洋校长突然走过来当胸一拳将其打倒在地。小小的徐僖第二天马上提出来与那位同学一道转学,态度是:宁肯在距家 7 千米外的学校上学,也不肯在这里受洋气!

傲骨后面深藏一颗炽热的爱国赤子心。1948 年底,已获得美国里海大学硕士学位的徐僖,毅然决定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哪知途经香港,遇到国民党特务的重重阻挠,徐僖与其他学生被迫在海上漂流了 3 天。最后他舍弃全

部行李,在爱国人士的帮助下,改乘飞机直达重庆。舍弃的行李直到 1961 年才从香港取回。为解决中国塑料制作原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回国后任重庆大学化工系副教授的徐僖向国家提出申请:用土特产五棓子制取塑料。徐僖中试就取得满意效果,从资源丰富的五棓子中制得用作制备塑料的原料1,2,3-苯三酚。后他又在重庆创建了完全采用国产设备和国产原料的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家塑料工厂。这一工作,大大促进了中国塑料工业的发展。学术界为此送给他一个雅号“塑料大王”。

1957 年和十年浩劫期间,“白专道路典型”和“反动学术权威”两顶帽子重重压在徐僖头上,使他遭受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他也因此积劳成疾。但徐僖意志坚强地同厄运抗争。下放劳动期间,他撰写并出版了中国高等院校第一本高分子化学教科书《高分子化学原理》。1964 年,他又创建了中国高等院校第一个高分子研究所,并取得丰硕成果。难怪徐僖这样说:“我徐

僖一生是斗过来的,靠爱国支撑,凭本事吃饭。”

1990 年,徐僖出国参加一个学术会。会上遇见一大批昔日在美国的同窗好友,大家聚在一起。此时一位现为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的同学站出来毕恭毕敬发名片,而来到徐僖跟前,正眼都不看徐僖一眼,扔下名片转身就走。徐僖十分气愤,站起来将名片摔在地上。递名片者自知失礼,忙拾起来恭恭敬敬再递给徐僖。谈及此事,徐僖显得很严肃,说:“这可不是对我个人尊重不尊重的问题,而是对我的祖国的蔑视,我必须要争这口气!”

徐僖 1991 年 11 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