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恩泽
石油化学家。四川成都人。1924 年 2 月 4 日生。1946 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48 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生院, 同年获硕士学位。接着从事连二亚硫酸钠工业制备影响因素的研究,195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芝加哥全国铝酸盐公司任副化学工程师、高级化学工程师,从事过锅炉煤炭燃烧引起结垢和腐蚀、灌溉用氨水处理等课题的研究。
闵恩泽 1955 年回国,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负责磷酸叠合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的中型试验。1958 年后任石油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主任工程师,1964 年任副总工程师,1965 年后任总工程师。他曾先后组织领导了小球硅铝、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研制,并参加了工厂设计和试生产,为中国石油炼制催化剂的生产做出了贡献,其中磷酸叠合催化剂获国家科技成果发明奖。后来他还指导了稀土 X 型、Y 型分子筛裂化催化剂以及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制和试生产。1978 年后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同年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授予的“中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1982 年任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化学化工评选小组评选委员。1983 年后被聘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1985 年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委员,1986 年被选为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
闵恩泽组织和领导了一氧化碳助燃剂、半人造分子筛裂化催化剂等的研制,获得了 1985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他还组织和开展了层柱分
子筛等新催化材料的开拓性研究。他还获得 1994 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闵恩泽认为,科研工作中创新构思的形成有多种多样的途径:从钻研文章、专利、书籍中得到的灵感;从实验中得到的启示;受其他领域概念的开导;学术讨论中打开的思路⋯⋯要从这些启示中形成自己的构思去追求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发明创造。
闵恩泽 1980 年 11 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