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林

合成树脂化学家。1918 年 8 月生于广东番禺县沙湾村。早年就读于广州培正中学,1938 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2 年毕业后又考上中国著名化学家杨石先的研究生。他为人正直,科学态度严谨,受到杨石先教授的赏识,研究生毕业后留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

1947 年何炳林去美国留学,在南加州大学研究院和印第安纳大学研究院

学习。靠刻苦与勤奋,一面工作,一面学习。经过 4 年的努力,于 1952 年获得博士学位。1951 年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采取强行扣留政策,下令不准学理、工、农、医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在这种形势下,他到美国纳尔科化学公司工作,研究农药及用于水处理的药物。他相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对中国建设很有用。后来考虑到中国一定要发展原子能事业,又改为研究离子交换树脂。他的才干和优异的工作成绩受到公司的重视,2 年后被评为高级研究员。

在美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十分优越的,但何炳林时刻都在想念祖国。他一面工作,一面四处奔走呼吁,继续向美国政府递交回国申请书,何炳林夫妇俩与 10 多位留美同学还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信。1954 年周总理率中国代表团赴日内瓦谈判,美方代表、国务卿杜勒斯开始矢口否认扣留中国留学生一事,经周总理取出何炳林等人的信后,美方才无言以对。1955 年春,美国政府终于同意何炳林等人回国。1956 年 2 月,何炳林和夫人陈茹玉回到了阔别达 10 年之久的祖国。当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他的母校南开大学时,受到了他的老师杨石先教授等的热烈欢迎。

在南开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任教 2 年后,便在农药及离子交换树脂方面做出突出成绩。1958 年,何炳林建立了高分子教研室并任教研室主任。在以后的几年里,他接连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十年浩劫间,他的教学、科研工作不得不停顿下来。80 年代以后,何炳林在事业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1980 年他担任了南开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1 年兼任筹建中的分子生物研究所所长。1982 年南开大学将原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扩充为高分子化学研究所,由他担任所长。1986 年又将他 1958 年创建的南开大学化工厂归并到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实行所办厂,促进了化工厂的生产和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教学、科研的发展。1985 年国家教委指定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支援新建立的青岛大学,何炳林兼任了第一任青岛大学校长。

何炳林还担任了许多学术上的职务。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高分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编委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高分子科学》副主编、中国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协会

副理事长等职。

何炳林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78 年他参加了在加拿大召开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化学化工在工业中的作用会议。1981 年他去日本参加中日高分子科学讨论会,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1982 年他去美国参加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会议,做了关于模拟酶的报告。1983 年他筹备与组织了在天津召开的血液灌流与人工器官国际学术讨论会,宣读 6 篇学术论文。1986 年参加苏联血液灌流会议、1987 年参加美国生物材料会议及 1988 年参加日本生物材料会议,他均在会上作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兴趣和关注。

何炳林致力于高分子学科的教学工作,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高分子科学人才。在他创建南开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以来,他编写并不断补充和修改《高分子化学》讲义,他在教学上的严肃认真态度是人所共知的。在他严格和悉心的教育下,有 400 多名本科生从高分子专业毕业。1982 年以后,何炳林致力于研究生的培养。到 1990 年为止,他已为国家培养了 37 名研究生,

其中有 12 名博士研究生和 2 名博士后。

何炳林在学术上最大的成就,是在功能高分子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从美国回来时带来了当时国内还不能生产的 5 千克二乙烯

苯和 10 千克苯乙烯。回国后,他利用这些原料开始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

性能测定和工业上的应用。由于他工作勤奋,在短短 2 年时间里,便合成了当时世界上已有的全部离子交换树脂品种。1958 年,他创建了专门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南开大学化工厂,所生产的苯乙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首先供给国防工业部门,用于提取国家急需的核燃料,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和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来还生产了多种型号的离子交换树脂,它们被广泛应用到化工、轻工、冶金、医药、电子等各个领域, 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类功能高分子材料。

1958 年,何炳林发现在一定的惰性溶剂存在时使苯乙烯和二乙烯共聚, 可以制成不同于以往的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多孔树脂。60 年代初,他又发现在线性聚苯乙烯存在下进行共聚,也能制成多孔树脂,这类树脂与凝胶树脂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这一发现和以后对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的深入系统研究,大大推动了功能高分子的发展,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的发现还导致了另一类功能高分子材料——吸附树脂的问世。1977 年,何炳林在《石油化工》上发表了题为“吸附与吸附树脂”的文章,推动了中国对吸附树脂的研究和发展。现在吸附树脂已成为一类许多工业和科学领域不可缺少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在何炳林的领导下,南开大学成为国内外闻名的研究和生产多种高质量的吸附树脂的单位。

在积极开发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同时,何炳林开展了有关大孔树脂基础理论的研究。他研究了烯烃和双烯烃的共聚动力学和孔结构形成机理,发

展了大孔树脂的合成方法。达到可以根据需要合成比表面从几个 m2/g 到1300m2/g、孔径从几十到几万 A 的大孔树脂。他研究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孔结构测试方法,阐明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证明了大孔树脂的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与功能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并开发出一批多功能树脂。对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对功能高分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因此获得了 1987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80 年代以来,他将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的研究又扩展到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并取得成功。

何炳林在科研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到 1990 年他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

表论文近 300 篇。还先后获得了国家科委一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铜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