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

感光化学家。河北省束鹿县人。1929 年 2 月 4 日生,1994 年 10 月 31 日病故于北京。195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2—1974 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1975 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从事感光化学研究,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和中国感光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90 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任新民在国内开创了多极放大成像体系的研究。他与合作者研究成制备超低银量(正常涂布银量的 1/20)和超高反差(Gamma 值可达 27,无趾部,适用于印刷片)感光材料的新成像体系,并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提出了单电子转移的电化学模型。他还研究成功用自射线照相法强化照相影像的新技术,为从极端曝光不足的航天和航空底片中提取信息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方法,该成果获 1983 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还研究成功医用蓝色 X 射线成像工艺,1983 年通过中国科学院的鉴定。他与合作者研制的 CP

—1 型氚片系国内独创,至今供应各生物医学单位使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

益,该成果获 1984 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任新民领导的研究室自 1980 年起就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彩色影像微结构和形成机理的研究,建立了测定成色剂偶合效率染料影像遮盖效率和染料云尺寸与分布的方法。完成“七五”攻关项目彩色影像形成过程的研究,并于1991 年通过中国科学院鉴定,其中关于明胶层中多相偶合成色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任新民与合作者利用电镜技术对显影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银丝空管的构成提出了新的假说,并对 Lith 效应的产生提出了新的解释(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他还与合作者对显影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反应进行了电化学和动力学研究,其中关于各种配合物氧化彩色显影剂的工作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重视。他与合作者研制的 X 射线胶片快速显药液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获 1983 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他还参与了尖兵Ⅰ号卫星用胶片的研制,并组织和领导了回收胶片的冲洗, 该项任务获 1986 年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

任新民在国内外感光科技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曾应邀在日本东京大学、富士公司足柄研究所和美国柯达公司研究所等作学术报告。1988 年,美国影像科学与技术学会(SPSE)授予任新民 Bowan 荣誉奖,成为中国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科学家。1991 年德国《信息记录材料》聘请他为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0 年他成功地组织和主持了国际感光科学大会。他还创办了《感光科学与光化学学报》并任主编,曾任《化学通报》常务编委和副主编、《影像科学与实践》常务编委、《化学物理》编委。

任新民一贯重视培养人才,已招收硕士研究生 14 名,其中 10 人已获硕士学位。

1989 年任新民(左)与本书作者在北京工业大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