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光炽
矿床学家和地球化学家。1920 年 2 月生于北京市,原籍湖北省黄陂。1931 年考入南开中学。1937 年下半年曾在长沙临时大学学习。1938 年去临潼随其中学老师张伯锋做抗日工作,1938 年夏入抗日军政大学。1939—1940 年在陕西省蒲城中学任教。后又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学习,1944 年毕业。1946 年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部学习,1949 年秋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949—1950 年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副研究员。1950 年回国后到清华大学地质系任副教授,并首先在中国开设地球化学课程。1951
—1954 年,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当研究生,并取得副博士学位。1955 年回国后又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60 年开始任副所长。1955—1964 年兼任北京地质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1966 年至今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0 年 11 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 年 11 月起兼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地学部主任,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
涂光炽多年来从事矿床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科研工作,在学术上取得较大的成就。
涂光炽早期完成了脆云母、镁绿泥石等矿物的热液合成实验。1956— 1959 年,他参与和组织领导了祁连山地区的综合地质调查和祁连山地质志的编写工作,对西北干旱地区硫化物矿床氧化物分带和发育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找矿勘探有指导意义。同时,他发现了两个硫酸盐新矿物变种,阐明了祁连山地区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矿床特征。1960 年苏联专家撤走后,他与侯德封、叶连俊、李璞等一起担负起中国铀矿研究的重任。1961—1966 年,他与生产部门协作研究铀矿地球化学,提出了再造成矿新见解,丰富了铀及若干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理论。他还确定了西秦岭地区硅灰岩型铀矿的存在, 并对一些矿床的评价与勘探提出了具体建议,该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2—1977 年,涂光炽领导了华南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还提出了华南花岗岩类的演化与多成因的理论,解释了花岗岩的形成与演化及其与矿床成因的关系。同时,他还阐明了华南钨锡矿床垂直分带、成矿规律等。
1975—1979 年,涂光炽考察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铁矿资源,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包括:我国多数菱铁矿矿床并非“中低温热液矿床”,而主要是海相沉积矿床;菱铁矿床及与之共生的铅锌金属矿床在空间、时间与成因上的密切关系;中国不应以风化淋滤富铁矿为找矿对象,提出了铁矿床的元素组合与矿床组合;总结出中国铁矿成矿规律的十大特点。
1979 年直到现在,涂光炽从事层控矿床及花岗岩类成矿研究,提出中国层控矿床分类、形成机制与发育特征、矿床共生组合等新见解和华南两个富碱侵入岩带特征,以及全球性第三条汞锑矿带。
1994 年涂光炽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获 1995 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