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化学概况
中国是中草药的故乡。1949 年以前,中国化学家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麻黄素的药理作用、钩吻和汉防己生物碱等的分离及分析工作、雌性甾族激素的全合成等。在当时条件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难能可贵。庄长恭、赵承嘏、黄鸣龙、纪育沣就是中国第一代药物化学家。
1952 年,原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独立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为赵承嘏,1966 年赵承嘏病故由高怡生任所长,嵇汝运任副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也成立药物研究所,有药物化学家黄量和梁晓天从事研究工作。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医科大学)成立了药学系,由著名药物学家王序任系主任,1984 年王序病故后由王夔任系主任。从 50 年代到 60 年代前半期,中国的药物化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为改善人民卫生健康而向科学进军的征途中,中国化学家如汪猷、邢其毅、朱子清、黄耀曾等也曾参加药物化学研究。
赵承嘏等很早就从麻黄中分离出左旋麻黄素及其副碱左旋甲麻黄素;庄长恭等从汉防己分离出防己诺林碱,证明其为脱甲基倒地拱碱;以后,邢其毅研究了防己诺林碱分子中酚羟基的位置在 C7 而不是在 C6;高怡生、赵承嘏从木防己分离得木防己甲、乙两素,乙素经甲基化即得甲素;赵承嘏、朱子清在 1949 年以前就从事浙贝母中生物碱的研究,确定了贝母素甲与乙为仲醇和酮的关系;1954 年朱子清等对贝母素甲、乙及酉贝素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证明它们是变型甾族生物碱,这一贝母生物碱的基本骨架是中国有机化学家提出来的,并已为国际化学界所接受。
在抗疟药物方面,中国科学工作者曾调查分析出多种抗疟中草药,其中有常山和青蒿。常山含有常山碱,其中γ-异构体有显著抗疟作用、效力超过奎宁 148 倍,但毒性也较大。
由于萝芙木碱具有降低血压的功能,50 年代中国化学家和医药工作者曾在国产中药中广为搜寻,并对其化学性质、结构及药理作用取得有意义的结果。
60 年代,在中国发现喜树中的喜树碱也具有抗癌功能,中国科学家对这类植物进行了普查和系统分离鉴定,有的已合成成功。中国科学家首先完成了对四种能抗癌的尖三杉酯的半合成工作。
钩吻是治疗癌症的中药,30 年代至 40 年代初,赵承嘏、朱子清就曾从国产钩吻中提取它的有效成分,证明其为生物碱;1961 年朱子清、刘铸晋等用化学降解和光谱分析测定了钩吻的部分结构;最近,刘铸晋等进一步用核磁共振阐明了它的完整结构,属于新类型吲哚生物碱。
中国化学家曾在国内植物中分离得藤黄酸、别藤黄酸、冬凌草乙素、新疆紫草等抗癌物质。
中国化学家对抗瘤药物美登木素也进行了植物普查和分离鉴定,证明它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具有 8 个不对称碳原子的大环酰胺化合物;高怡生等从事着艰巨的全合成工作,已合成了大环化合物的两个半环分子,特别是内酯化这步合成工作是很出色的。
中国在 30 年代开始从事男性激素的研究,庄长恭曾报导雌性激素类似物去甲脱氢雌马甾醇的全合成。1949 年后,中国甾族化学得到真正的发展。黄鸣龙等合成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女性激素及甾族口服避孕药,并投入了生产。为了适应计划生育的需要,中国有机化学家和医药化学家合作,开展了甾族口服避孕药物的合成与动物临床试验。黄鸣龙等通过七步反应合成可的松已用于工业生产。
在抗生素研究工作中,桔霉素是较早的一例。在化学方面,汪猷等曾进行了一系列结构与合成的研究。
1953—1955 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有关研究所、化学工业部医药工业研究部门曾同高等院校通力合作,对金霉素、土霉素、链霉素等从菌种、发酵、分离、化学性质与鉴定直到中间试验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后来又对四环素和青霉素的生物合成进行了研究。
黄耀曾对金霉素进行了化学降解研究;朱秀昌等合成了性质优良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从发酵液中分离链霉素类碱性抗生物质并用于生产;汪猷曾证明 Wolfrom 提出的链霉素结构有部分错误。
氯霉素的研究主要反映在全合成的工业生产方法上。邢其毅和戴乾圜应用曼尼希反应合成ω-甲胺基对硝基苯丙酮盐酸盐和利用普林斯反应合成中间体,为制造氯霉素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
创新霉素完全是中国科学家分离、测定结构并合成的一种新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