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翰青

化学史家和有机化学家。1905 年 9 月 7 日生于江苏省通州(今南通市),

1994 年 3 月 2 日卒于北京。1929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同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在罗杰·亚当斯教授指导下研究联苯衍生物的变旋作用,1932 年获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助教。1933年底回国。1934 年任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讲授有机化学、化学文献、高等无机化学等课程,并继续进行有机化合物变旋作用的研究。1939 年任甘肃科学教育馆馆长,除进行测定有机化合物构象的研究外,针对当时西北地区教育落后的情况,在馆内创办实验室,供当地中学生做实验。1945 年 9 月应曾昭抡邀请,来到北平担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有机化学、化学文献等课程,同时代曾昭抡把《中国化学会会志》继续编下去。后又任北京大学化工系系主任,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讲授化学史课程,还在辅仁大学兼职。

袁翰青 1950 年担任文化部科学普及局局长,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普及工作打下基础。1952 年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1955 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负责筹备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1956 年后历任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代理所长。他参加翻译了苏联的各种文摘和文献资料,向不懂俄文的科技人员和干部介绍了苏联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这对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

1957 年,袁翰青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为了配合中国

制造导弹,他编写了《氟工业制造技术》和《硼烷的制备》两书,于 1958 年出版,当时不允许署他的名,而被署成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编著。1962 年, 在社会主义学院学习 1 年后他被摘掉“右派”帽子。1968 年被下放到河南信阳专区罗山县劳动 3 年。1971 年回北京工作,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让他翻译

《只有一个地球》,于 1974 年出版,仍不允许他署名,署成国外公害资料编译组编写。

袁翰青把数十年心血倾注到中国的科技情报事业,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他不仅收藏了大量的国内外情报资料,而且还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使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成为了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部门。

袁翰青曾任中国化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及会刊《化学通讯》经理编辑, 并担任中华全国科学知识普及协会副秘书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袁翰青早年从事联苯化合物立体化学的研究,最早发现联苯衍生物的变旋作用。1935 年获荷兰颁发的范特霍夫奖章。1937 年又荣获范特霍夫纪念补助金。这是荷兰皇家学院为纪念范特霍夫所设、专门奖励各国研究立体化学的青年化学家。他还用英文发表论文 12 篇。

1949 年 10 月后,袁翰青从事化学史特别是中国化学史的研究和教学工

作。已发表关于中国及世界化学史的论文 30 余篇及其他方面的论文 20 余

篇。他认为中国化学史的研究应遵循 3 个原则: (1)要有正确的历史观点。即必须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证和评价化

学史中每一事实。 (2)发明和发展并重。必须重视化学知识在发展过程中的积累和突破的

相关性,即要研究最令人兴奋的发明和创造,也要注重化学知识的积累和传播。

(3)对史料必须慎重处理。首先要注意史料的可靠性和历史的真实性, 孤言片语不足以构成有力的论证,同时还应该识别伪书的存在。在研究古代的化学工艺时,尤其需要用实物来证明。

炼丹术是中国化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袁翰青认为,中国开始有炼丹术是很早的,据《史记》记载,战国时就有方士炼丹。现存最早的中国炼丹著作《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最早的炼丹著作,该书作者魏伯阳可能是公元 100

—公元 170 年间的人。他还认为,在中国炼丹家中,葛洪算是承前启后的人物。他从葛洪的著作《抱朴子内篇》和《晋书》里的“葛洪传”考证,推测葛洪出生于公元 281 年,并指出葛洪是封建社会里一个不得意的知识分子, 滋生了神仙道教的思想后才悉心炼丹。从《抱朴子内篇》中可以看出葛洪已具备不少化学知识,如书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现在的蓝铜矿或孔雀石,说明葛洪已知铁能从铜盐中置换出金属铜。

袁翰青指出,有关中国炼丹术的文字记载大部分都收集在道教的丛书

《道藏》里。炼丹术无论在实验操作技术的发明或无机药物的应用方面,都为近代化学做了一些开创性工作,是化学发展的开端。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但纸是谁发明的,至今仍有争议。袁翰青认为,许多古代的发明创造都是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得到的,往往无法归功于个人。这些发明出现在一定时间后,有可能被某些人予以总结,并在技术上提高一步。造纸术的发明也不例外。西汉时漂洗丝绵工人很早便采用蚕丝纤维制纸,并用于书写,这是纸字有“纟”旁的由来。后来纸的原料才由动物纤维变为植物纤维,这是发展的必然。史书里曾记载: 东汉宦官以鱼网为原料,把民间发明的纸加以改良后献给皇帝,所以蔡伦只能是造纸术的改良者,而不是发明者。造纸术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 在蔡伦之前就已有纸的说法更合乎史实。

袁翰青还对今后中国化学史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提出了四点建议: (1)文献查考要与实验工作相结合。化学史的实验工作可以分两类:一

类是根据古书里的方法进行重复实验,如选择《抱朴子内篇》里所叙述的几种炼丹方法,在实验室里进行验证,看看究竟发生什么变化,这样做能更客观地总结炼丹家的成就。另一类实验是对古物进行化验,从而为考证提供可靠的科学根据。

(2)注重民间手工业传统技术的调查研究,对化学史研究很有帮助。因为中国至今仍有一些生产方法和几百年前的方法大同小异,如果我们把调查到的民间技术与古书的记载对照,就可以追寻出这项技术发展演变的轮廓。 (3)古代科学技术知识不像近代科学技术分类严谨,古代学者往往涉猎

多种学科,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有关于天文、数学、地质、地理、化学、矿冶等方面的论述,所以研究古代化学史的人不能忽视对其他学科历史的了解。

(4)外国研究科学史的学者曾对中国化学史料做过一些研究,可以借鉴和参考。

袁翰青的这些建议有助于化学史的研究,不少学者采纳后做出成绩。如赵匡华等人对炼丹术中一些丹方进行的实验验证和黄白术的考证。又如明代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所描绘的古代炼锌工艺,从书中画的炼锌罐的构造很难判断当时炼锌使用的是蒸馏法还是回流法。后来通过民间传统技术的考查,在贵州、云南一带发现了至今仍在沿用这种土法的炼锌实物,从而判断出当年使用的是蒸馏法。

袁翰青还热心于科普工作,经常撰写科普文章。他在“北京晚报”“百家言”栏目中发表的“科学、技术两词溯源”、“诺贝尔遗嘱和诺贝尔奖”、“漫谈 X 射线”等文章,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他曾在《化学教育》上系统介绍了 26 位著名化学家生平、成就及其在化学发展史上的作用,这对中学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他撰写的科普著作有《铜的故事》、《糖的故事》和《溶液》。

袁翰青为人正直,追求进步,知识渊博。

袁翰青关心教育事业,1983 年他在给母校南通师范学校的信中写道:“母校对我青年时代的教育,是我一生从事科学事业的良好基础。为表示对母校及南通市教育的一点资助,特将本人近年来微薄的积蓄人民币 5000 元寄上, 希望母校将赠款的年息用于购买工具书,以赠送给南通市的小学。”他的这种乐于助学的风范受到人们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