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教育概况

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教育改革浪潮蓬勃兴起,促使北洋政府教育部于 1922 年颁发了新的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又称“壬戊学

制”。此后,中国化学教育得到了发展。中学实行学分制,化学为 8 学分,

初三和高二均全年设化学课程,每周 6 学时,教材内容加深,理论和实验的

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初中以后有专门的职业化学教育。据 1931 年统计,全

国中等学校 3043 所,学生人数 547207 人,教师 61322 人,按化学课任课教

师比例估计,全国中等学校化学教师约 3800 人。高等化学教育也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1919 年北京大学化学门改为化学系。随后较早设化学系的有南开大学(1921 年)、厦门大学(1921 年)、东南大学(1922 年,今南京大学)、中山大学(1924 年)、清华大学(1926 年)、四川大学(1926 年)、浙江大学(1928 年)、武汉大学(1928 年)、山东大学(1930 年)等。据 1931 年统计,

全国大学和独立学院的化学系共有在校学生 1239 人,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的 3.7%,并有部分大学开始了研究生教育。除了在国内培养化学人才以外,还通过各种渠道派遣了一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化学,许多人学成归国, 对中国的化学科学和化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化学课程的设置始于19 世纪下半叶。中国第一套化学教科书于1872 年出版,是徐寿翻译的英国威尔斯著的《化学鉴原》(无机化学)。蒲陆山著的《化学鉴原补编》(有机化学)于 1875 年出版。清朝后期和民国以后, 翻译的或由中国学者自编的中学化学教科书较多,但基本上是描述化学,内容庞杂,教材分量重,初高中教材重复较多。大学教材多为翻译本或国外原文教材。中国学者自编的一些中学课本,结合介绍中国矿产资源和工业生产,注意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

1949 年 10 月后,中国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化学实验教学等都在不断革新和完善,从而使中国的化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1949 年 12 月,教育部召开了第 1 次全国教育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会议指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服务,教育方法必须是理论与实际相一致。1953 年开始执行建国后第一个国民经济建设五年计划。同年 6 月,召开第 2 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从整个教育看,高等教育是重点,普通教育是基础。在普通教育中,首先要办好高中,其次要办好各级师范。1953—1957 年,中学和大学化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基本齐全;各校教学研究组普遍建立并在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了促进作用;各校教学设备和仪器药品也初步得到充实和更新。1949 年 10 月以来,中国中学教学计划几经修改,但化学课程

始终在自然科学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西欧国家化学教育情况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这些国家中学化学总时数最少的 90 课时(法国和意大利),

大部分在 300 课时以下。相比之下,中国中学化学课时较多。化学课程 50 年代初从初二年级开始设置,此后改为从初三年级开设,但都贯穿高中全阶段,总学时始终在 300 课时以上。

中国经过 1952 年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全国综合性大学 13 所和高等师

范院校 33 所设有 40 多个化学系,年招生量约 3000 人,设置了各种化学专业,确定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引进了大批苏联教材,化学教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理科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多为研究所和高等院校所录用。至 1957 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 229 所,共有研究

生 3200 人,本科和专修科在校学生 441000 人。普通中学 11095 所,共有在

校学生 6281000 人。当时的大学化学教育基本上适应了中国科学、教育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1958—1960 年,中国的高等学校一度急增到 1289 所,违背了实际办学的可能,但有些方针是正确的。例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只是在实践中做过了头,对化学教育造成了不良后果。

1961 年以后,中国教育界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 50 条》和《高教 60 条》,恢复了正常的

教学秩序。经过调整后,全国有普通高等学校 400 多所,其中综合性大学 31

所,师范院校 59 所,开设化学的有 30 所,有化学、放射化学、高分子化学、

海洋化学和应用化学 5 个专业,共 40 多个专业点,年招生量约 2000 人。1962 年召开了全国理科教学工作会议,把理科本科的培养目标调整为“教学、研究人才及其他工作者”。据此,1962 年,中国制定了第二套化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1963 年颁布),并由中国自己的专家编写了一大批大学化学教材。1963 年教育部发布了《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组织编写了十二年制中学化学课本。如果说 50 年代初的化学大纲和教材具有照搬、照抄苏联经验成分的话,那么,60 年代初的这套大纲和教材,则是总结了中国自 1949 年 10 月以来化学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建设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化学课程和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是,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同时,反映化学新成就,联系实际,在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这个时期,中国的大、中学化学教育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1966—1976 年,中国原有的化学课本都受到批判而停止使用,代之以自编教材,教材的基础知识被严重削弱,原来教材体系几乎荡然无存,化学教育受到严重摧残和破坏,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1978 年以后,中国的中等化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到 80 年代中期,

全国约有 10 万所中学,在校学生约 5000 万人,中学化学教师约 17 万人, 化学的基础教育得到广泛的普及。中等职业和技术教育中的化学教育也有很

大发展。开始了自 1977 年以来课程和教材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反映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反映了化学知识激增和化学学科基本上是描述性向推理过渡、主要是宏观向微观过渡的现实。注意借鉴了世界各国课程教材改革中正反两方面的教训,注意吸取了中国 1949 年后的教材特别是 1963 年编写大纲和课本的经验教训。因此,1978 年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及试用教材,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理论知识起点,更新了某些观念,同时采用了理论知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并重的处理方法,保持了相当份量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使用后受到教师们的欢迎,但随后也暴露出理论难度较大和学生负担过重等缺点。

1978 年以后,中国的高等化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高等学校调整专业设置,改革各种教学制度,更新教材内容,开设许多反映现代化学新发展的新课程,新编一批水平较高的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引进和添置一大批现代化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高等化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到 80 年代中

期,全国有高等学校 1056 所,共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和教员约 22000

人。全国约有 250 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化学系或应用化学系,设有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化学物理、高分子物理、应用化学、放射化学、辐射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食品化学、海洋化学、医药化学等 20 种约 300 多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近 6

万人。本科学制 4—5 年,授学士学位;专科学制 2—3 年,不授学位。1981 年开始,建立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制度,化学学科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放射化学、环境化学等硕士专业点 200 多个,博士专业点近 80 个,1985 年招收读硕士和博士

研究生近 1500 人。1985 年开始设化学博士后教育点 14 个。有些学校和研究单位还与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合作关系。此外, 在台湾省有 10 所大学设有化学系,都培养本科生,毕业生授学士学位;大部分化学系还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多数高等学校的化学教师承担着化学教育和科研的双重任务。许多高等学校设有化学研究机构,例如南开大学设有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设有物理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设有配位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设有理论化学研究所、兰州大学设有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山大学设有高分子化学研究所等,它们都承担着国家和地方的各种研究任务。

到 80 年代末,中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 1075 所,其中综合大学和工、农、

医等类院校设有化学系或应用化学系的约 80 多所,年招生数约 5000 人;80 多所师范院校设本科化学(或化学教育)专业,年招生数约 4500 人;180 多所院校设师范化学(教育)专科,年招生数约 8000 人。化学类在校学生总数

已逾 5 万人。

到 1990 年,全国共有初中化学教师 130035 人,高中化学教师 59468 人,

总计 189503 人;大学化学教师 19411 人。

中国的化学家,又多是化学教育家,他们的事迹已在其他分科中介绍过了,下面只结合一些典型事例去介绍有关的化学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