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钦
生物化学家。河北省束鹿县人。1920 年生,1995 年 1 月 8 日卒于上海。曹天钦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生长在燕京大学校园,自幼聪明好学,与谢希德女士是青梅竹马。1944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51 年获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52 年秋偕夫人谢希德博士双双回国。1980 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还是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1948—1952 年在英国,曹天钦首先研究了肌球蛋白的化学性质,并最早应用荧光偏振于肌球蛋白的研究,取得有意义的结果,受到了国际同行们的重视。
1952 年回国后,曹天钦在我国开始了肌球蛋白的研究。他带领研究组对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副肌球蛋白等分离纯化、结晶、电镜观察、化学组成、物理化学和免疫化学性质以及溶液构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肌肉结构蛋白和神经系统蛋白方面,研究发现了肌球蛋白轻链。这方面研究的论文在国际上被广泛引用,该研究成果 1956 年获中国科学院一等科学奖金。他建立了系统的蛋白结构分析技术——氨基酸组成、末端分析、肽段分离、顺序分析以及蛋白质物理化学的分析技术等,为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分析工作提供技术条件,这项成果获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此外,在植物病毒的研究中,曹天钦发现了若干国内新的病毒或病毒株,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还对这类病原体的植物病害病原进行了鉴定,这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对马王堆汉墓古尸肌肉结构的研究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好评。
曹天钦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优秀组织者,是一些重大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课题的倡导者,是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组织和参与者之一。他在建立蛋白质研究技术、科学管理、人才培养、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现代蛋白研究的奠基人。曹天钦曾任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中国代表、国际科学联合会总务委员会委员及执行局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