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同奎
化学教育家。字星枢。浙江省德清县人。1876 年 11 月 10 日生于福建省
福州市,1962 年 2 月 28 日病故于北京。少年时考入美国教会办的福州市英华学校。17 岁时因父母双亡赴苏州其叔祖父俞曲园先生处攻读国文。1902 年京师大学堂恢复招生,最初只设仕学馆和师范馆,俞同奎是师范馆的首班生。1903 年,京师大学堂有 47 名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其中俞同奎等 16 人被
派赴西欧各国,张耀曾等 31 人被派赴日本。他们于 1904 年提前启程出国。这是北京大学历史上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
俞同奎到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化学,并获得硕士学位。他还到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等国深造,并与李景镐、吴匡时、陈传瑚等留学生一起于 1907 年 12 月 24 日在巴黎共同发起并成立了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李景镐为临时议长,俞同奎为临时书记。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化学团体,俞同奎曾任该会会长,对该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俞同奎等在留学期间,深感要使化学在中国生根,必须要培养化学人才,而编写中文化学书籍和教材特别是化学名词的中文命名和统一问题又是最首要的。因此,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把化学命名列为首要的工作。俞同奎、陈传瑚、陆安、利寅、李景镐等,曾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命名提出过许多方案和建议,他们编写的化学名词手稿达 2000 多页,为中国化学物质的命名奠定了基础。
1910 年俞同奎回国后到京师大学堂任教。当时京师大学堂设格致科(后改称理科),下设化学门,分预科、本科和研究所。研究所是为本科三年级以上学生和毕业生专攻一门知识而设的。俞同奎任理科教授兼化学门研究所负责人多年,主要讲授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他是在中国大学中最早讲授化学课程的教授之一。
1912 年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1914 年北京大学成立教科书编委会, 俞同奎任化学方面教科书主编。他亲自编写和组织编写的教科书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应用化学》和《分析化学》等,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大学化学教材。当时在北京大学化学门任教的,除俞同奎最年长外,还有王兼善、郭世琯、陈世璋、丁绪贤、王星拱等老一辈化学家以及法国教授巴尔台,他们均为中国早期的化学教育做出了贡献。
1916 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在学校设立评议会,由各科的著名教授组成,作为全校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俞同奎被选为评议员。1919 年门改系,俞同奎被聘任为化学系首任系主任和教授会主任,他对化学系的课程设置、学生成绩考核等教学工作亲自规划,并筹建化学实验室,购置化学仪器、药品等,对北京大学化学系早期的教学和实验工作起了重要作用。此外,俞同奎还担任过北京大学教务长。
1920 年俞同奎调往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后改名国立北京工业大学)任校长,兼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定量分析等课程。
俞同奎不但教学工作十分认真,而且对学术团体工作也很热心,1922 年他与陈世璋发起成立了中华化学工业会(中国化工学会前身)。他任该会总编辑,创办和主编《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志》。后因病退出教学第一线,到南京任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委员会主任。“七七”事变后,他去昆明任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昆明办事处主任。抗战胜利后回到北京。
1949 年 10 月后,文化部成立北京文物管理委员会,俞同奎任秘书。1956 年该委员会改为文化部文物和古代建筑修整所后,俞同奎任所长多年。俞同奎病故后,文化部文物和古代建筑修整所为他举行了追悼会,称他“早年为教育界耆宿,晚年管领古代建筑修整事业;年高德劭,在治学、为人和处事态度上,诚令人引为楷模”。
著名化学家庄长恭说:“在化学界只有一个人一生中只发表 1 篇论文, 而这篇论文却是很有水平的,他就是俞同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