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方

放射化学家。1931 年 2 月生。浙江镇海人。现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放射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核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理事长、《国际放射化学学报》顾问。1987 年 8 月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会议上,被选为放射化学与核技术委员会衔称委员(tit-ular member,相当于常务委员), 1991 年在汉堡会议上被选为副主席。

刘元方 1952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到北京大学化学系、技术物理系任教至今。1980—1981 年,在美国国立贝克莱实验室任客座研究员,1986—1987 年,在瑞士国立反应堆研究所任客座科学家。

刘元方研究的面比较广,在热原子化学、重离子核化学、裂变产物、核素迁移、核药物化学以及生物微量元素等领域均有研究。刘元方的学术思想活跃,治学态度严谨,他对研究生的要求也很严格。

刘元方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贡献有:

他是我国开创热原子化学(1955 年)和核反应化学(1960 年)研究的第一人。1959—1961 年,在他的具体领导下,经过工人和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 在我国首次研制成功了分离铀同位素的初级超速离心机,为我国国防科学尖端科研做出了贡献。

1981 年他在重离子核化学研究中,首次从核反应中直接制得 251Bk,解决了从几十种元素中快速分离出超纯锫(Bk)元素的难题,精确测量了 251Bk 的衰变性质,发现了两条γ射线,重制了新的衰变网图。

1983—1986 年,他系统地研究了 54 种化学元素对生物单细胞模型的营养和毒性,并提出了“存在着一类有营养但非必需的生命元素”的新概念, 这些工作受到国际同行们的很大关注。

1984—1985 年,他建立了从模拟核后处理废液中提取贵金属铑和钯以及锝的先进流程方案。此流程优于国际上已有方案。1983—1986 年参加从金川贵金属铑、铱精矿中提取高纯铑和铱的研究项目,此项目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他在我国开创了用多种金属放射性核素标记单克隆抗体的研究,首次用加速器制得了超纯度的铟-111 和高比放射性活度的单克隆抗体。并与有关医院合作,用此标记物首次获得了动物与人的结肠癌的显像照片, 对发展我国的癌疝诊断技术做出了新贡献。

1984—1987 年,他经过 4 年努力,在国际上首次从生物体内分离出含稀土离子的蛋白质分子,并测定了分子量、结合常数、结合点参数等,是一项优秀的成果。

刘元方 1991 年 11 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