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嘏

植物化学家。江苏省江阴县人。1885 年 12 月 11 日生。原是清末秀才, 后留学英国。1910 年在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并取得化学硕士学位。1914 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 2 年。1916 年去法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在罗克药厂研究部任技术员,后任主任。1922 年回国后任东南大学化学系教授、协和医学院药学系教授和代主任。1932 年创立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任研究员、所长,并被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赵承嘏早年就参加中国科学社,1926 年起任中国生物学会主席。1949 年后, 任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赵承嘏对植物化学特别是生物碱的分离结晶有独到的专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曾系统地研究了麻黄、雷公藤、细辛、三七、贝母、常山、钩吻、延胡索等 30 多种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发现了许多新的生物碱。

他研究中草药的成分,往往从一种植物中分离出许多种结晶。例如,从延胡索植物中分离出了 13 种生物碱结晶,从品种不同的钩吻植物中分离出

了 7 种生物碱结晶,从常山植物中分离出了 3 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异构体常山碱。别人已详细研究过的中草药,经他重新研究,往往还能分离出新的成分。例如,从麻黄中除分离出已知的麻黄素和假性麻黄素外,还分离出了麻黄副素。从蔓陀萝中,除分离出已知的天仙子碱、天仙子胺和阿托品外,还分离出了蔓陀芹和蔓陀芹引等新的生物碱。

他完成上述这些出色的工作,依靠的只是简单的经典方法。如先把粗提物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利用化合物或其盐类在几种常用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把它们一个一个结晶纯化。他从不轻易丢弃结晶母液,总是反复试验,设法从母液中寻找其他成分。在他的实验桌上,总是排列着无数的小三角瓶,上面标明编号与实验的时间。他一边进行其他实验, 一边耐心地等待这些小瓶子中结晶的出现,只要有结晶析出,根据标记便可在实验记录中找到那种植物,以及那个部分的成分。他的实验研究就是这样耐心细致,井然有序,使他在中草药成分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纯化的理论与技术尚未形成及应用的 30 年代,进行这项工作有着难以言喻的困难,赵承嘏的工作代表了我国在中草药研究中的最高成就。

赵承嘏是我国药学界及有机化学界的老前辈和科学家,是我国应用科学方法进行中草药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外文期刊上共发表科学论文 60 余篇,在国内外药学界及化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对我国植物化学的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以及在培养人才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赵承嘏一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放弃在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 回到祖国从事振兴科学的事业。他在旧中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条件十分困难,生活艰苦。抗日战争期间,为了维持亲手创建的研究所,他受尽了日寇、

汉奸的威逼利诱,保持了民族气节,保住了科学研究成果。1949 年后,他更是勤勤恳恳地工作,在 80 高龄时,他仍坚持每天工作 5—6 小时,坚持自己动手做实验。每次实验开始时,他对助手所洗的药瓶都认真检查。在临终当天早上,他还去实验室工作了 1 小时,因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才回家休息,

当天下午即病故,时间为 1966 年 8 月 6 日,享年 81 岁。

他的儿子赵体平回忆赵承嘏时,曾有这样一段话:“我记不得他生前讲过什么豪言壮语,也记不起他有什么特别事情。他像苦行僧那样在晨钟暮鼓的伴随下度过了一生。他考虑一切事情都从一点出发,就是如何能不受干扰地坚持他的研究工作,埋头于发现新的药物品种。”这恰是对植物化学家赵承嘏一生最精辟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