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锡夔

物理有机化学家。1926 年 9 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47 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52 年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 年 11 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5 年蒋锡夔在美国工作时,根据机理的推论发明了氟烯与三氧化硫(SO3)的反应从而合成了新型化合物β-磺内酯。当时一般认为氟烯只与亲核试剂反应而不与亲电试剂反应,他提出如用特强的亲电试剂,比如三氧化硫,则有可能与此类烯烃发生反应。此后他在两个半月内用实验证明全氟、多氟烯烃和三氧化硫可发生一种新的反应,得到“稳定的”(可分馏的)新型化合物β-磺内酯。这是从反应机理出发,发明一个反应的典型例子。他的这项成果在美国获得专利。这一类β-磺内酯化合物已发展成为离子交换膜的重要单体,在氯碱工业和军事工业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蒋锡夔 1955 年底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与胡亚东共同负责主持国防科研任务氟橡胶的研制工作。1963 年夏转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继续从事氟橡胶及氟塑料等国防科研工作,以后又致力于有机氟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等基础研究工作,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特别注意发现、探索和归纳有机化学中的客观规律,用物理有机化学的概念和对反应机理的分析来考察或研究有机化学反应。他的工作特色是善于抓住一系列有学术意义的课题,并能随机探索或发展新的课题作为目标,强调质量而不追求数量。1978 年,他领导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第一个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室,在自由基化学、单电子转移、有机氟反应机理及微环境、溶剂效应等方面做出优异成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在物理有机化学领域中卓有成效的工作,1978—1990 年蒋锡夔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日本、苏联、波兰、香港、以色列和韩国, 应邀作了 84 次学术报告,向国外同行介绍了他与他的合作者在物理有机化

学方面的贡献,扩大了中国的影响。他获得 1982 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87 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蒋锡夔为人刚正直率,待人宽厚,数十年如一日地献身于科学研究和培养青年一代。他认为一个科学家的德比才更重要,一贯倡导把“道德为人之本”、“以德为先”作为宗旨和言行准则。多年来,他领导的研究集体团结、和谐,同心同德,献身于科学事业。

在培养青年如何运用全面的科学思想方法的问题上,蒋锡夔反复指出: 科学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是实事求是地运用多因素的分析和综合法,再加上创造性的想象,从而培养青年科学工作者的良好科研习惯,提高他们归纳总结科研数据及写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