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鸣龙

有机化学家。1898 年 7 月 3 日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79 年 7 月 1 日卒于上海。早年赴瑞士和德国留学,1924 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在同德医学专科学校、浙江省医药专科学校、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及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授和研究员。后又三次出国,先后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和先灵药厂研究院、英国的密得塞斯医院的医学生物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和默克药厂等任研究员。1952 年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化学系系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国际《四面体》杂志名誉编辑,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中国有机化学先辈之一。

黄鸣龙早期研究植物化学,曾进行过中药延胡索及细辛中有效成分的研究。后来他研究甾族化学,与合作者最先发现甾族化合物中的双烯酮酚反应,该反应可用于合成性激素。他在研究山道年类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时,首次发现变质山道年的 4 个立体异构体在酸碱作用下可“成圈”地转变,由此推断出山道年化合物的相对构型,使国内外解决山道年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及全合成有了理论依据。他所改良的基希纳-沃尔夫还原法,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并普遍称为黄鸣龙还原法,已写进各国有机化学书刊中。50 年代,黄鸣龙对中国甾族激素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的领导下,实现了 7 步合成可的松及新法合成塞米松。他是中国甾族激素药物工业的奠基人。60 年代,他领导研制的甲地孕酮,首创甾族口服避孕药。他与合作者共发表论文 80 篇,专著及综述近 40 部(篇)。

黄鸣龙一生为科学事业奋斗,专心致志地从事科学研究,在化学上做出了杰出贡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1940—1943 年间,黄鸣龙任职于昆明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正值抗日战争期间,仪器和试剂极端缺乏,根本没有进行科学研究的条件。尽管如此, 他还是想方设法就地取材,从中药房买来驱蛔虫的植物药山道年,用仅有的盐酸、氢氧化钠、酒精等试剂,在频繁的空袭警报干扰下,进行山道年等的立体化学研究。他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曾说:“这是在一系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坐在昆明防空洞里进行综合分析,反复思考从而推断出它们的反应机理的。”

黄鸣龙在做基希纳-沃尔夫还原反应时,曾突然出现意外的情况,但他并未置之不顾,而是照样研究下去,结果得到出乎意料的好结果。于是他仔细分析原因,又经过一系列改变条件的实验,终于达到了改良的目的。

黄鸣龙是一位正直坚强、热情豪爽的爱国者。他舍弃了在美国的高薪聘请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国。在 50 年代初,美国移民局禁止我国科学

人员回大陆。他就请德国友人帮助,函请他到德国讲学,才带着仪器和妻子女儿,经过许多风险和波折,绕道欧洲回国。他还动员在国外的子女,学成之后回国。

黄鸣龙治学有术,育人有方,言传身教,平易近人,诲人不倦。对青年科技人员既严格要求,又具体指导。他特别重视基本实验技术、外语的学习及研究态度的引导。他常对青年助手们说:“所有各门实验科学,欲求深入必先做研究工作。欲做研究工作,必须在基本操作上有充分经验,否则因操作上无准确性,便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头脑中对各种基本操作方法不熟悉, 遇到特殊变化和困难情况,便不能随机应变,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许多与他做过研究的人都做过他所规定的几十个有机化学基本实验。他还亲自讲授德语的化学课程。他说:“科学不能割断历史,科学工作者非参考前人文献不可,因此,非学好外文不可。”黄鸣龙在回国后的 20 多年来,为培养我国科研工作接班人,花费了大量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