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其毅

有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原籍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市)。1911 年 11 月 24 日生于直隶省天津县(今天津市)。父亲邢端是清末(1904 年)恩科翰林,1949 年 10 月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33 年,邢其毅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同年赴美国留学,入伊利诺伊大学,在著名有机化学家罗杰·阿当斯(Roger Adams,1889—1971)指导下于 1936 年以有关联苯的立体化学研究获博士学位,同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出色地完成芦竹碱结构和合成方面的工作。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夕,祖国的前途处于危难之中。邢其毅在著名化学家庄长恭先生的邀请下,怀着科学救国的一腔热血回到祖国。回国初期任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员。他所完成的一种简便测定不饱和脂肪酸结构的方法,被国外一些有机化学教科书所采用。他还与别人合作,分离出一种新的生物碱,命名为防己诺林碱。抗日战争期间,他投身于抗日前线,在华中军医大学任教授,为抗日做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了北平,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农业化学系教授,主讲有机化学,同时兼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做有机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

1949 年后,邢其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他以自己渊博的科学知识、深厚的学术功底,献身于祖国科学事业,在有机化学领域内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如今已硕果累累。有的工作因在学术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为祖国赢得荣誉。他还在从事基础研究的同时,注意去解决与人民健康有关的医药问题。他带领学生戴乾圜研究普林斯反应得出了合成氯霉素的新方法,便是一个从基础研究而发展成为应用研究的范例。新方法的特点是:流程短、收率高、质量好、成本低,有明显的优越性。遗憾的是, 由于某种原因,这种新合成法首先被采用并投入生产的是在意大利,而不是在中国。我们只是由于外国人的采用才认识到自己发明的价值。这项发明终于获得了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邢其毅另一名垂青史的不朽之作,是由他倡导并参加的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工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获得了 1982 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工作虽是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三家合作的,但邢其毅教授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事情还得从 1953 年说起,有一个叫杜·维尼奥(Vincen du Vigneaud, 1901—1978)的美国人,因最早人工合成了脑垂体后叶催产素和加血压素两种蛋白质激素(它们的结构都属于 8 肽)获得了 1955 年度诺贝尔奖。1956 年, 英国人桑格确定了牛胰岛素的结构是 51 肽。1958 年,桑格便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样,胰岛素结构的确定就为它的实验合成奠定了基础。邢其毅就从杜·维尼奥的合成 8 肽,敏锐地想到了去合成 51 肽的牛胰岛素,这是一个

大胆而又合理的设想,它的完成是可以摘取诺贝尔奖的。由此可以看出邢其毅的胆识,在抓科研方向上他的头脑是异常机敏的。但在当时,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邢其毅的一位学生就曾受到了点名批判,政治上受到“左”的干扰,加上三年困难时期,以及国际上有关别的科学家合成胰岛素进展的不利的报导,但邢其毅均不为所动。通过牛胰岛素全合成,充分说明邢其毅在科学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他被誉为“才华横溢神州,技巧贯穿胰岛”是不为过分的。

邢其毅曾以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身分兼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多年,经常在《化学通报》、《化学教育》和《大学化学》上发表有关如何学习化学的文章。在教学中,他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艺术。他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等众多方面提出了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倡议,编写了深受同行好评和学生欢迎的教科书,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实验室。他那溯源求本、探其发展、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旁征博引、挥洒自如的讲课艺术,活跃了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极大兴趣。他不仅在学术上卓有成就,而且一贯教书育人,身体力行,深受同事的敬佩和学生的爱戴。如今他的弟子数千, 许多已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这也是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的一大贡献。

1991 年 12 月 2 日,“张青莲、邢其毅教授从事教学科研 55 周年学术成果展览”开幕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隆重举行,邢其毅做了发言,他勉励学生, 鞭策自己,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他还表示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再做贡献。“老有所为,青年可贵”,“夕阳无限好,犹待映朝晖”, 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反映了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体内搏动着一颗依然年轻的心。

邢其毅 1980 年 11 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