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珍

分析化学家。1916 年 12 月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祖居厦门。父亲为电报局报务员,家境清贫。1938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48 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科技学院留学,1951 年 1 月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51

—1962 年任厦门大学教授兼化学系系主任,1962—1980 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现称核工业总公司)生产局总工程师,1980—1987 年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科技委主任。1987 年起兼任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1934 年,18 岁的陈国珍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入学伊始,因实验报告

做得特别好,即受到卢嘉锡的青睐。此时卢嘉锡 19 岁,早已当上助教兼任

普通化学实验教师。卢嘉锡连续 3 年担任陈国珍的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老师并指导有关实验,使他们之间建立了终身的友谊。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陈国珍随校迁往福建省长汀县。1938 年毕业, 由学校推荐到福建省建设厅任技术员,将性能易透水的连史纸和玉扣纸制成可供钢笔书写的改良纸,为战时文化建设做出贡献。1941 年返回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1946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厦门。

1948 年经系主任卢嘉锡的推荐,陈国珍申请到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到伦敦大学帝国科技学院攻读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陈国珍的导师是A.J.Welch,论文题目是“用 X 射线分析方法分析固态化学反应生成物”。这个题目很不好做,2 年时间内,要求分析 10 多个矿物品种,工作量很大。1951 年 1 月 4 日陈国珍完成论文答辩,1 月 9 日即乘船启程回国,真可谓归心似箭。回国后即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1951 年 2 月由卢嘉锡推荐接任化学系系主任,1959 年末又继卢嘉锡任厦门大学校长助理。

1953 年院系调整,设立专业。厦门大学化学系设立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两个专业。此后,陈国珍即努力为仪器的添置、教材的编写、研究生的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日夜操劳,此时条件很艰苦。50 年代初,厦门一直处于前线, 陈国珍任化学系系主任 9 年,为厦门大学化学系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陈国珍在教学上很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此间他还招收 5 名研究生。

1989 年 4 月 9 日,陈国珍(右) 与卢嘉锡登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

1962 年 8 月,陈国珍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任生产局总工程师兼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分析研究室主任。从此,陈国珍成为中国核战线上的一员。要生产出合格的原子弹首先要弄清楚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含有各种杂质的许可量,否则链式反应不能进行。为了保证生产的原子弹一定要响,须采取两种以上的分析方法获得数据,并采用独立重复的方法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陈

国珍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解决了各种分析难题,且有许多创新。由他审定出版的《铀的分析化学》和《超铀元素的分离和测定》载有不少他的成果。为了减少分析人员与放射样品的接触,且能快速报出分析数据,必须实行远距离操纵且能自动分析。陈国珍抽调一批人员从事生产线上的自动分析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到电子、机械、化学、物理、生物等多学科方面的知识, 以及操作者要有极强的动手能力。经过 10 余年的努力,陈国珍所发明的生产线自动化分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他离开第二机械工业部以前,已经完成了各种生产品种的线上分析器几十台,受到了厂家的欢迎,在核燃料生产过程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陈国珍在第二机械工业部先后参加了铀弹、钚弹、氢弹以及核潜艇中某些重要部件的质量监测工作,有许多创新,国内并无先例,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0 年 9 月,陈国珍调到国家海洋局任副局长兼科技委主任,又回到了他所从事的海洋化学本行。在海洋局工作期间,他先后率团到美国参加中美合作的长江口与东海大陆架沉积过程动力学调查研究工作第二阶段讨论会;到加拿大参加中加合作围隔生态系实验指导委员会;到意大利参加国际大洋痕量金属学术讨论会;到美国参加国际海洋二氧化碳监测会议,并向国外同行介绍了中国海水分析研究的成果,中国海水分析研究既填补了中国海域海水分析的空白,也填补了世界上关于中国海域海水分析的空白。

1987 年起,陈国珍应聘到厦门大学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招收分子发光分

析博士研究生,已有 7 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大多数从事荧光分析。

1996 年 12 月 1 日北京的厦门大学校友会为祝贺陈国珍 80 寿辰送他一副精彩的寿联:

争东返培育桃李授业著书同侪喜看分析新秀南强辈出奉北调献身核能深居勤出全国欢呼蘑菇上天西帝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