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化学传入中国

欧洲化学传入中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从明朝末年到鸦片战争为第一阶段,传入的是欧洲的旧化学;鸦片战争以后为第二阶段,传入的是新化学,即科学的化学。

传播的途径主要有翻译和教育两个方面。在翻译方面,最早且成绩卓著的是上海江南制造局,突出的人物是中国化学启蒙者徐寿。光绪年间,废除了科举制度,广设各级学校,在这些学校的课程中就有化学。传播化学知识, 刊物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所以要谈谈早期刊物及登载有关化学知识的情况。

化学,在西方也是发展较迟的一门学科,西方化学知识传入中国,也比天文学和数学迟。绝大部分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的传入是在鸦片战争之后。

明朝末年传入中国的化学知识仅限于强酸和火药的制备。在徐光启的著作中就有制造“强水”的方法,实际上是制硝酸的方法。硝酸的拉丁文名字是 aquo fortis,直译成中文就是“强水”。“强水”这一名称一直被沿用到今天,在民间通用(其意义泛指无机酸)。方以智在其所著《物理小识》(1664 年)中也提到强酸,并说是传教士汤若望介绍给他的。徐光启书中造“强水”的方法,很可能也是传教士介绍的。明朝末年传教士介绍西方火器的著作《火攻挈要》中,有关于火药配方的介绍。但是这些著作与介绍数学、天文学等的著作相比,数量是少得微不足道的。总的说来,欧洲化学传入中国,始于 16 世纪,但影响极小,而且传入的是西方的经验化学。

恩格斯曾指出:“化学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所以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道尔顿发表的原子论并附了第一张原子量表是在 1803 年,我们不妨把 1803 年定为近代化学的开始。从 19 世纪初至鸦

片战争止约 40 年,欧洲化学有较大的成就。19 世纪 40 年代以后,化学发展

的速度更快。到 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由于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和物理学上的巨大成就,化学突破了原子是“莫破质点”而进入原子结构时代,使化学的进展发生了飞跃。

据现有史料来看,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的传入,当以 19 世纪 50 年代英国医生合信(B.Hobson,1816—1873)所编的《博物新编》(1855 年)为最早。

《博物新编》内容包括天文、气象、物理、动物等各种西方近代科学知识, 第一集里介绍说“天下之物,元质(即元素)五十有六,万类皆由之而生”。元素总数仅为 56,这大概反映了 1840 年以前的西方化学知识的水平。书中还介绍了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和各种强酸的制备方法。《博物新编》中所用的化学名词和现代通用的名词尚有一定的差别,通过下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其中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