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亦梁

分析化学家。1927 年 4 月生于北京。祖籍上海崇明。父亲孙瑞芹,当过记者、教授和翻译,母亲施德珩。妻子张乃蘅,北京医科大学教授、生物化学家、《生物化学》主编。孙亦梁 1949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助教。1952 年院系调整后,历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和技术物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化学系副主任、主任、分析化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职。

孙亦梁早期的主要兴趣是对用于分析的分离方法和需经分离的分析方法的应用和基础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复杂混合物中组分的快速、简便、可靠的分离分析问题。他研究过的分离方法涉及离子交换、溶剂萃取、多种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研究过的对象涉及放射性同位素,无机、有机和生物化学物质。他在国内最早(1955 年秋)为核物理专业与化学专业(1959 年)开设放射化学课。1958 年起应用离子交换方法对多种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无载体快速分离和用溶剂萃取法,特别是用 PMBP 为萃取剂,对人工裂变产物的快速分离进行了研究。他所拟定的许多分离方法快速简便,优于当时已有的方法。他还观察到铷、铯也能在一定的混合溶剂中形成阴离子,实现阴离子交换分离。

孙亦梁 1972 年转入色谱分析领域。70 年代主要从事大气漂尘中苯并(a) 芘和北京自来水厂水源中有机磷污染物等的环境分析方法的研究,将所拟定的方法迅速付诸实际应用。

1988 年秋,梁树权、孙亦梁等摄 于北京香山。张帆(左

1)、孙亦梁 (左 2)、史慧明(左 3)、胡之德(左 4)、梁树权(中)、俞汝勤(右 4)、黄本立(右 3)、阮大文(右2)、刘惠(右 1)

80 年代,孙亦梁对气相色谱中色谱峰宽与保留值之间的关系这一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开展了研究,他认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仅仅是近似的,如果按照严格的线性关系去建立气相色谱理论体系,有时会出现问题。他对气相色谱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在实验参数改变时重现的可能性问题,与绝大多数同行所持的悲观见解不同,他通过系统研究证明是可能的。他在高性能玻璃和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制备工艺方面,改进了柱内壁粗糙化与静态涂渍方法, 所在的科研组为国内提供数以千米计性能优良的毛细管柱,对推动毛细管气相色谱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还对中国特有或丰产的花、果、食品等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做了系统的工作,提出了便携式香气捕集等技术,并强调应该采用质谱和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鉴定结果

的可靠性。

90 年代以来,孙亦梁配合兄弟组创建的重结晶法分离 C60 和 C70 的新流程,提出了富勒烯含量与纯度测定的新的简单、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目前的兴趣在于毛细管电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柱制备技术、定量方法、手性药物拆分等方面。1991—1993 年他与同事们在毛细管柱制备和富勒烯分析分离方面的三项成果先后通过了国家教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持的鉴定,其中有关富勒烯两项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孙亦梁的格言是:“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他的治学方法是: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搞研究正如谈恋爱一样,只有朝思暮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才能入境,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