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嘉锡

结构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1915 年 10 月 26 日生于福建厦门。祖籍台湾省台南市。世代书香,爱祖国,重气节为其家风。1895 年,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后,不久他的曾祖父愤然率长房子孙迁居厦门。父亲卢东启(1875

—1933)以设塾招徒为生,家境清贫,卢嘉锡随塾就读。父亲执教甚严,对他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以及文学素养颇有影响。

卢嘉锡上中学后,对自然科学极有兴趣,尤其酷爱数学。1928 年考入厦门大学预科时他还不满 13 岁,两年后进入该校本科就读。在选系时,他决定主修数学、辅修化学,后因受到张资珙教授(当时任厦门大学理学院院长兼化学系系主任)的影响,第二学期起改为主修化学、辅修数学,但他对数学的兴趣并未衰减。

1934 年卢嘉锡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而他所修数学系的课程也达到主系要求。大学期间,他被推选为校化学会会长和数学会副会长。毕业后任助教 3 年。

1937 年卢嘉锡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入伦敦大学学院学习,在著名化

学家萨格登(S.Sugden)指导下进行人造放射性方面的研究。仅用 2 年时间, 便获得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的核化学家之一。

1939 年秋经萨格登推荐,卢嘉锡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L.C.Pauling)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结构化学研究,成为鲍林的出色学生之一。从此结构化学成为他后来的研究方向。

1940 年厦 3 年公费留学期满,卢嘉锡被鲍林挽留在美国继续工作了 5 年多。在此期间,他科研成果倍出,在气相电子衍射和 X 射线晶体学方面的论文成为后人研究同类化合物时的主要参考文献,在燃烧与爆炸方面的研究荣获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科学研究与发展成就奖。

1945 年冬,30 岁的卢嘉锡满怀科学救国的热忱回到祖国。他应聘到母校厦门大学任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46—1948 年应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和理学院院长胡刚复的邀请,到该校讲授物理化学课程。他学识渊博,见解独到,讲课生动活泼,立即成为备受欢迎的教授。之所以如此,还因为卢嘉锡首先为中国带来了鲍林的价键学说和结构化学理论,使人耳目一新。

1949 年卢嘉锡被委任为厦门大学副教务长和理学院院长,他为厦门大学化学系的崛起和使该校后来跻身为全国重点大学做出很大贡献。

1955 年卢嘉锡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中国当时年轻的学部委员(院士)和一级教授。

1958 年卢嘉锡离开厦门大学,到福州参加筹建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福

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工作,并于 1960 年担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

十年动乱期间,卢嘉锡一度被剥夺工作权利,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直到1972 年才重新担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领导工作。

1981 年 5 月卢嘉锡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在任职的近 6 年里,他认真贯彻国家的科技方针,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并取得明显效果,为祖国整体科学实力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9 年卢嘉锡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名誉所长,在这以前,他曾是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

卢嘉锡还是欧洲文理学院院士(1984 年)、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 年)、英国伦敦市立大学名誉科学博士(1985 年),并于 1988 年 10 月被任命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

卢嘉锡作为一位在国际科学界享有崇高声誉和具有卓越的科技活动才能的科学家,为加强中外科技界的友好交往做过大量工作,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

卢嘉锡在多个学科领域内工作过,硕果累累,有两个时期的工作最重要。

第一个时期是 1937—1945 年,在欧美留学 8 年。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核化学、结构化学以及燃烧与爆炸等学科和领域。他在实验基础研究方面的才能最为出色。

第二个时期是 1972 年后 10 多年。他主要从事过渡金属原子簇结构化学方面的工作,并指导了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结构化学、晶体材料以及催化、金属腐蚀与防护等四个领域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卢嘉锡早年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在卤素放射性同位素的浓集和同位素交换动力学方面做出成绩。后来致力于结构化学研究:通过脲的过氧化氢加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证实了彭尼(W.G.Penney)和萨瑟兰根据量子化学理论分析提出的过氧化氢的分子构型;通过二联苯不寻常晶体结构的测定,定出了这个分子的结构,证实了洛思罗普(Lothrop)根据合成化学反应提出的化学结构;通过氮化硫四聚化合物(S4N4)的分子结构测定,定出了它的过渡元素原子簇构型,解决了国际上关于硫氮结构的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这项研究对于卢嘉锡 70 年代以后兴趣转向原子结构化学是有影响的。

70 年代以后,卢嘉锡主要致力于原子簇结构化学,尤其是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方面的研究。他在 40 年代定出氮硫簇合物 S4N4、砷硫簇合物 As4S4 等原子簇结构时,就注意到这类新奇分子在结构上所具有的多中心键特点,而多中心键也是过渡金属原子簇的基本特征。他在指导合成和表征新的硫氮系化合物的基础上,曾设想闭合多面体的立体结构有变成闭合多边形准平面构型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像 S8 簇合物一样变成链状分子。这一思想为后来国外有关聚硫胺(SN)x 纤维和(外延生长)薄膜的发现所证实。

1972 年卢嘉锡在提出固氮酶催化固氮活性中心的 MoFe3S3 网兜状原子簇

“福州模型”的基础上,与合作者一起又开展了模型化合物的试探合成,得出了有意义的成果。从而使中国在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上居于世界先进行列。1980 年,根据固氮酶 FeMo 辅基的有关化学分析结果(即 Mo∶Fe∶S≈1∶ 8∶6),卢嘉锡又提出福州模型Ⅱ,这实际上是两个福州模型Ⅰ平行孪合而成,无论模型Ⅰ或模型Ⅱ都是强调了 N2 分子是插入一个 MoFe3S3 的网兜进行活化的。他提出模型反映的一些结构特点,已

ο

基本上被固氮酶单晶X射线、分辨率达2.2 A 的结构测定所证实,在国际上

引起强烈反响。1995 年,卢嘉锡和他的学生吴新涛根据国际上固氮研究新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又提出了一种新的 N2 分子配合活化模式(简称福州模型Ⅲ或福建模型),充分反映了这位 80 岁的老科学家的不懈追求和对科学无尽的探索。

卢嘉锡在学术上的高深造诣,是与他刻苦好学分不开的。他虽年过古稀,但仍然坚持学习、研究。1976 年,他曾因病住院疗养近半年,为了研究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在疗养期间仍抓紧时间学习顺磁共振波谱学,并很快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出院后他在全国顺磁波谱讨论班上,连续讲了 6 个半天的课,获得好评。他这样说:“成功,靠一定的天赋,更重要的是靠勤奋。”

卢嘉锡富有科学敏感性,学术领域里的新动向、生长点,对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70 年代初,原子簇化合物研究开始活跃,他紧紧抓住这一新兴科学领域,带领一批科技人员,勇于攻关,深入开展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研究,终于和同事们一起提出了固氮酶固氮活性中心的原子簇模型。在中国化学会 1978 年年会和全国第二次固氮学术会议上,他总结了研究成果并作了“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化学”的学术报告,并介绍了在固氮酶生物固氮的化学模拟方面的研究和进展,推动了中国的原子簇化学的研究。

卢嘉锡在科学研究上从来不畏艰难。他说:“劲草独傲疾风,险峰只迎闯将。”他认为;“从事科学工作要讲究‘勇、善、勤、坚’,即:要勇于迎接问题,善于解剖问题,勤于讨论问题,坚于解决问题”。正因为这样,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他的领导下,在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和晶体材料科学的研究方面,逐步打开了局面,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并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

卢嘉锡不仅用自己的学术思想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确定以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和新技术材料作为研究重点,而且提出在指导思想上的“五个结合、五个为主”,对该所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正是由于他不断提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思想、新观点,才使中国在结构化学的前沿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学术贡献。

卢嘉锡长期任教于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并长期从事教学行政领导工作,培养了大批人才,特别是对高等学校物质结构课程的师资和结构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许多学生,如田昭武、张乾二、梁敬魁、黄锦顺、黄金陵、陈创天、罗遵度都是国内著名专家、教授,其中

有 3 位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员的蛋白质结晶学家朱沅女士(已故),也接受过卢嘉锡的教诲和指导。卢嘉锡说; “一个老师,假使培养不出几个比他出色的学生,这个老师就没尽到责任。”

卢嘉锡(右)唐敖庆(中)和梁敬魁(左)在列车上

卢嘉锡经常对学生说:“做一个好的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 记得我的一位化学老师张资珙教授曾经说过:‘科学家的元素组成应当是C3H3。这里 C 和H 当然不是指化学元素碳和氢。这个 C3H3 指的是Clear Head(清楚的头脑)+CleverHands(灵巧的双手)+Clean Habit(洁净的习惯)’。⋯⋯ 科学工作者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天生的差别,只要认真培养自己善动脑、勤动手,习惯于文明洁净的良好工作作风,将来一定成为有用的人才!”他本人就是一个善动脑、勤动手的人。因此,他才永葆科学青春,不断做出创新的成果来。

卢嘉锡秉性乐观,平易近人,健谈而有风趣,乐于助人,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良师益友。但他自己却一贯严于律己,他的座右铭是:“吾日三省吾身:为四化大局谋而不忠乎?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学术而乏创新乎? 奖掖后进而不落实乎?”这充分反映了他完全彻底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对祖国对科学的无限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