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材

晶体结构化学家。1932 年 5 月 29 日生于广东庆州。母亲早逝,留下梁栋材姐弟七人靠祖母照料,家境十分清贫。瘦小的梁栋材利用假期到米店打工维持到完成小学和中学的学业。1951 年梁栋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化学系。梁栋材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蛋白质晶体学研究室主任、所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兼职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80 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56 年梁栋材被选派到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攻读 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他的导师基泰戈罗茨基教授是著名的晶体学家,导师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渊博的知识对梁栋材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梁栋材也以自己的刻苦和勤奋赢得了导师的赞赏,仅用 3 年半的时间完成了 4 年的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副博士学位。1960 年 4 月,梁栋材回到祖国。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下,梁栋材立即投身于建立和开展有机化合物 X 射线晶体结构研究工作。

60 年代初,一个新兴的学科——蛋白质晶体学诞生了。为了跟踪这一新兴科学领域的发展以便尽早在中国开展蛋白质晶体结构研究,1965 年底中国科学院再次派梁栋材到英国学习,他先去英国皇家研究所,随后转到牛津大学霍奇金(D.Hodgkin)教授实验室从事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研究 1 年多。霍奇金是 1964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用 X 射线衍射法测定生物大分子结构而著称。梁栋材的勤奋刻苦和卓越的研究才能受到她的青睐,他们之间建立了永恒的友谊。

1984 年 8 月梁栋材(左)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堆奇金(右)摄于德国汉堡的第 13 届国际晶体学会议

梁栋材的科学活动是与中国蛋白质晶体学的创立和发展同步的。60 年代初他测定了一批有机物晶体结构并与协作单位一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用于晶体学研究的计算程序库。60 年代末他作为负责人之一参加了猪胰岛素晶体结晶的测定,该成果获 1982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自 1982 年以来,他主持了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组,该组的 1.2A 分辨率胰岛素结构的精化及 1.5A 分辨率去五肽胰岛素结构测定等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曾先后测定了胰岛素及其衍生物的三维结构共 14 个,并对胰岛素分子三维结构特征要素、分子运动特征及胰岛素分子与其受体结合作用机制等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这些研究成果分别获 1986 年及 1992 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

步二等奖和 1987 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 1989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梁栋材在中山大学念书时是足球队队长,还是游泳运动员,参加过畅游珠江。他说:“我没有什么文艺细胞,就是喜好体育,体育培养了我的毅力。搞科研非常重要的是要有毅力,绝对要锲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