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工业概况

中国的化学工业始于 1876 年天津机械局用铅室法生产硫酸,日产 2 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商输入中国的商品减少,民族工业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沿海城市获得发展,建立了油漆厂、染料厂、药品加工厂、橡胶制品厂等,生产规模较小,原料依赖进口,但培养了一些技术员工。稍具规模的民族工业生产纯碱、烧碱、合成氨、硫酸、硝酸、盐酸、漂白粉等化工原料,一些兵工厂可生产硫酸、硝酸、火药、炸药及一些有机化合物等, 在玉门还建立了石油基地。抗日战争期间,在陕甘宁等根据地办了一些小型化工企业。日本在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也建立了化工厂及炼油厂。上面提及的企业在多年战争期间,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1949 年全国化工总产值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1.6%。

1949 年 10 月至 1952 年,中国迅速恢复了生产,1952 年的化工总产值

比 1949 年增加了 3 倍多,纯碱、烧碱、硫酸、硝酸的产量均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针对化工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及地区分布不合理状况,进行统筹安排,重点放在支农及基本原料的化工生产上。1953

—1962 年,化肥、农药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40%,并形成了化工研究、设计、施工的基本队伍。这个时期,新建了一些大型化工企业,如吉林、兰州、太原三个化工区和保定电影胶片厂、石家庄华北制药厂,并扩建了大连、南京、天津等几个老化工企业。此外,还在四川、河南、广东、云南、贵州等建立中型化肥厂。以后又大量发展小型化肥厂,投资不多,设备制造容易, 资源取于当地,发展速度快。但缺点是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技术改造任务较重。

70 年代,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集中力量建设了十几个以油气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厂,并在北京、上海、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等地建设了一批石油化工企业,使现代化企业的比重有了较大的增加,同时合成材料的产量也有大幅度的增长。

80 年代开始,中国调整化学工业投资方向和产品结构,重点发展复合肥料、基本化工原料、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适当加快有机原料、橡胶制品、新型材料的发展,增加科研及教育的比重,为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

1984 年化工总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11.8%,主要产品合成氨产

量居世界第 2 位,硫酸、纯碱、化肥均居世界第 3 位,烧碱居世界第 5 位。

1990 年合成氨和氮肥产量分别达到 2129 万吨(NH3)和 1463.7 万吨(N),硫

酸(100%)和纯碱年产量分别为 1197 万吨和 379.3 万吨,均比 1978 年增长近 1 倍。1985—1990 年,中国有机化学工业有很大的增长,合成材料的主要原料乙烯的产量 1990 年已达 157.6 万吨,居世界第 11 位;合成树脂和塑料

产量 228.9 万吨,居世界第 10 位;合成橡胶产量 31.74 万吨,居世界第 5

位,均比 1978 年增加 2 倍以上。化学纤维产量达到 143.2 万吨,超过日本

居世界第 2 位。

目前,医疗药品的生产能力基本满足需要,而像化肥等化工产品尚不够供应。

中国化学工业的巨大发展,是与中国众多优秀的化工专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除前面介绍过的化工专家范旭东、吴蕴初和侯德榜外,尚有李寿恒、张洪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