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的研究在中国研究历程
中国对化学史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 年 10 月前为第一阶段。这时期一些化学家、历史学家主要在业余从事化学史研究。队伍不大, 研究也是分散的。1949 年 10 月后到 1976 年为第二阶段。化学史的研究有了专门的人员和相应的机构,队伍扩大了,研究面拓展了。1977 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化学史的研究蓬勃开展,走向兴旺时期。
近代化学并不出自中国。清末民初之际,随着西方化学知识的传入,化学史的知识也传入中国。1915 年,中国第一个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成立了。这个团体的主要成员任鸿隽、王琎、周仁、张子高等从所办的《科学》月刊第一卷起,就刊登了不少科技史的文章,其中化学史占据相当份量。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开始起步。继天文学史、数学史和医学史之后,化学史的研究也取得成绩。章鸿钊、王琎首先对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和金属知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他们对古铜器、古钱币等文物进行化学分析,把科学分析手段和古文献考证结合起来,这是对化学史研究的良好开端。1925 年梁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周代合金成分考》,是最早对
《考工记》的六齐进行了科学的考查。这时期参加古代冶金史讨论的还有梁树权、张赣南、刘屿霞、陈文熙等。其中刘屿霞的《殷代冶铜术之研究》是通过 1929 年考古学家对殷墟炼铜遗址的发掘总结出来的。结合考古发掘新资料进行研究,这是化学史研究的重要途径。
1926 年丁绪贤编写的《化学史通考》一书出版,1936 年经修改增补再版。该书是中国第一部化学史专著,材料丰富,史论结合,受到化学界的欢迎。《化学史通考》常被选作化学史课的教科书或参考书。
1932 年中国化学会成立,这是中国化学发展史上的大事。1934 年中国化学会的《化学》杂志创刊,连续刊登了化学史的文章,“科学的历史”栏目在该杂志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
1921 年王琎对古代酿造技术和制陶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1932 年王琎和柳大纲撰文介绍了宜兴的陶瓷发展史,并对保留有古代传统生产工艺的生产部门进行了考察和总结,是化学史研究的一个方面。
从 1930 年起,美国学者戴维斯(T.L.Davis)先后与中国的吴鲁强、赵云从和陈国符合作发表一系列文章,除分别把《周易参同契》和《抱朴子内篇》中的“金丹”和“黄白”两篇译为英文外,还进行了初步研究,再次肯定炼丹术起源为最早。曹元宇较深入地探讨了唐宋时期炼丹者所使用的工具,并提出一些新见解。陈国符撰写的《道藏源流考》一书,于 1949 年在中华书局出版,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炼丹术的重要参考书。
30 年代,一些化学家对多种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与此同时,顾
学裘、曾广方、侯祥川著文介绍了本草学史和本草学的研究状况。姚士鳌、劳干开始对中国造纸术进行研究。劳干的研究指出:在蔡伦之前的西汉已有纸张,纸的创造者是漂洗丝绵的劳动妇女,蔡伦是纸的改良者。
1940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李乔苹的《中国化学史》一书,这是中国第一本中国化学史专著。这一时期,曾昭抡、张子高和袁翰青等人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学史的研究。
1949 年 10 月后,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得到发展,化学史的研究又被推向一个新阶段。1954 年 8 月,中国化学会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化学史讨论会。这一时期出版的较重要的著作有袁翰青的《中国化学史论文集》、张子高的
《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冯家升的《火药发明和西传》、章鸿钊的《中国古代金属化学及炼丹术》、周仁的《景德镇瓷器研究》和陈万里的《中国青瓷史略》等。
1957 年,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75 年改为所)建立,这对整个自然科学史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化学史的研究已从收集、考证、整理古代文献为主过渡到更多地运用现代的科学手段和丰富的出土文物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但是在十年动乱期间,研究受到了严重干扰,研究科技人物一时成为禁区。
1977 年以后的近十几年中,化学史的研究又迎来春天,不论是研究的内容、深度,还是研究者队伍,都较过去有很大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编写组运用多种现代测试手段分析了许多金属文物,从而提出了在中国春秋晚期,块炼铁和生铁几乎同时出现又长期共存的观点。他们编写了《中国冶金简史》和《中国古代冶金》,记录了这些研究成果。
1982 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收集了这一时期研究的新成果。
继 1957 年坝桥出土西汉古纸后,1977 年考古人员又在甘肃、陕西发现西汉古纸。经潘吉星等人对坝桥古纸进行化验,指出它是麻类纤维纸。潘吉星还对西汉造纸术进行模拟实验,并认为西汉造纸已初具规模。但是有人不同意潘吉星等人意见,认为出土的西汉古纸还不是真正的书写纸,这一问题还有待研究。
近年来,中国炼丹术的研究重新引起了重视。张觉人编写的《中国炼丹术与丹药》,简明地叙述了炼丹术的发展、炼丹和医药的关系,着重介绍了一些丹药的配制。王奎克、朱晟通过考证和分析,指出中国炼制单质砷比西方早近千年。赵匡华经过研究和模拟实验后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同时兼有镍白铜和砷白铜。郭正谊经过认真考证,指出了冯家升在火药发明问题上存在着史料上的错误。
中国化学史研究之所以取得上述成果,还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将文献考证、考古发掘、文物分析、模拟实验以及传统经验结合起来。
近 10 年来,继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开设化学史课程外,已有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化学史课程。北京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还招收了化学史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出版了不少化学史专著和教科书,如赵匡华著的《化学通史》、郭保章著的《世界化学史》、袁翰青与应礼文合著的《化学重要史实》、凌永乐编著的《世界化学史简编》以及郭保章、梁英豪、徐振亚合著的《中国化学教育史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