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哲

物理化学家。1936 年 11 月 29 日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市。1955 年就读于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台湾清华大学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当研究生, 1962 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国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65 年取得博士学位。1966 年在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68—1974 年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研究员、教授。从 1969 年起兼任美国立阿贡实验室的化学顾问。1974 年以后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员。1979 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李远哲主要从事微观反应动力学研究,在气态化学动力学、分子束及辐射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门新技术,1960 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碱金属元素与卤素间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1967 年进行博士后研究时与导师赫希巴赫(D.R.Herschbach,1932—)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在以后的10 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新,用于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所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碰撞器已能分析各种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创造了条件。他研究出交叉分子束的方法,为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使研究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和基本原理取得了重要突破。

分子束的研究,现在已突破纯科学的范畴,在工业生产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利用分子束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汽油燃烧的氧化过程, 找到使汽油更加充分燃烧的方法,这种改进内燃机的设计和制造,将产生积极作用;在制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需要把纯度极高的半导体物质积存在电脑板上,也可以利用先进的分子束技术等。

1986 年 3 月 12 日,李远哲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同年 4 月获得美国化学会的彼得·德拜(Peter Debye)奖。1986 年 12 月 10 日,李远哲与哈佛大学赫希巴赫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约翰·波拉尼(J.C.Polanyi)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同李远哲一起获奖的赫希巴赫教授曾称赞李远哲为:“物理化学中的莫扎特”。但李远哲十分谦虚,并常常告诫自己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上, 先天的聪明不算什么,后天的努力却非常重要。”

李远哲在推动海峡两岸的化学科研工作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自 1978 年以来,李远哲曾多次回国同科学界和学术界开展学术交流,帮助中国科技大学开展化学动力学研究,指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立分子束实验装置。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建立的这套大型转动式分子束激光裂解产物谱仪,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套同类装置之一,为中国微观反应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复

旦大学都授予他荣誉教授称号。

从 1993 年起,李远哲回台湾定居。 1993 年 12 月 17 日李远哲出任台湾省中央研究院第七任院长,成为历任院长中最年轻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