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熙
无机化学家。字仲明。1901 年 9 月 14 日生于山东济南,卒于 1952 年 2
月 12 日。祖籍河北雄县。高崇熙幼年在山东就读,在父亲的熏陶影响下具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1919 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2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1922 年赴美国留学,入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化学,在莱纳尔(V.Lenher)教授指导下,1926 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据说导师给他的研究题曾难倒过许多人,他接到题后下决心要争口气,很快做出了结果。该大学实验室里为此长期悬挂着他的照片。
1926 年,高崇熙谢绝了美国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和北京大学兼职教授(1946 年起)。曾担任定量分析、稀有元素、无机制备、有机合成等课程。他讲解生动,实验操作技术高超,引为美谈。由于他注重启发式教学,能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培养其能力,教学效果尤为卓著。他培养了许多人, 其中不乏当今化学界知名人士和美籍化学家,如张大煜、雷兴翰、张青莲、苏国桢、陈光旭、高振衡、汪德熙、武迟、张龙翔、冯新德、曹本熹等皆为我国的化学、化工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又如台湾著名化学家钱思亮和美籍华裔化学家马祖圣等,也是他的学生。
高崇熙曾两度出任清华大学化学系系主任。他 1926 年学成回国,正逢清华大学成立化学系,他与张子高、黄子卿、萨本铁、李运华等人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崇熙在为清华大学筹建化学馆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利条件。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大学的图书杂志全部南迁,但仪器药品却被日本侵略军洗劫一空。抗战期间,他是西南联大化学系的台柱之一。抗战胜利后,他再度出任清华大学化学系系主任,为清华大学化学系的重建付出大量心血。他学识渊博、学风纯正、治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其研究领域涉及到无机合成及无机分析、有机合成及有机分析,以及化工生产等方面,是化学界的一位实干家而为人们所钦佩, 更是一位卓越的无机化学家。
高崇熙的平生杰作,首推 Se2Cl2 的合成研究。自瑞典化学大师贝采里乌斯于 1818 年由两元素直接合成 Se2Cl2 后,他的方法经 6 次改进,后继者都认为产物遇水分解,不得与水接触。1925 年,高崇熙试验了 8 种新方法,证明 Se2Cl2 可在含 70%水的体系中制备出来。此外,高崇熙对 Se 和 Te 的定量分离,曾研究出两种方法;自含 10%HCl 的水溶液中萃取 HAuCl4,研究出最好用乙酸乙酯;研究了对甲基水杨醛肟作为铜的鉴定试剂。对诺伊斯和布莱(Bray)在 1927 年出版的《稀有元素系统定性分析》一书中所缺少的诺达克
(Noddack)等用 1925 年发现的铼进行增补,并对其 72 步操作进行修正,增
加了第 74 步操作:铼的检出,第 80 步操作:铼的鉴定。
高崇熙在 1929—1934 年的科学活动中,为我国无机化学研究事业播下了种子,起了开拓者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崇熙的科学研究总是密切结合我国实际,如在大麻子油的合成中,已经注意到我国资源的利用。他于 30 年代初期,曾为分离我国丰产的稀有金属做了大量实验,使用的是分级结晶法。50 年代初期,那时硬质玻璃极端缺乏,他从事硼质玻璃研究,为北京玻璃仪器厂打下技术基础。抗日战争爆发, 后方化学试剂极端缺乏,高崇熙就曾以精制三酸为起点,研制化学试剂。1949 年 10 月后任化学试剂研究所所长,该所逐渐发展,最后成为我国最大的化学试剂生产厂——北京化工厂。
高崇熙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科学为生产服务的思想,以及他本人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都堪称楷模。他具有科学家兼工程师兼企业家的风格,本可期望这位才华横溢而又脚踏实地肯干的化学家能大有作为,不料中年遇难,不禁令人为之叹息不已。